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水調歌頭·焦山

宋代吳潛

鐵瓮古形勢,相對立金焦。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天際孤雲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回頭千載陳跡,痴絕倚亭皋。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鎮江城像鐵翁一樣,金山焦山隔江相對。萬里長江向東流去,風吹浪濤。天邊孤雲來來去去,水邊孤帆來來往往,水天相接,一片浩然景象遠處峰巒忽明忽暗,如此美好的圖畫卻難以描繪。
隋滅陳,宋與魏又隔江相望。在歷史長空中,回想歷史人物已神遊物外了。只要水草邊的鷗鷺,不管人世變遷,都在天空中翻飛。還爭取什麼呢,還是辭世歸隱為好。

注釋
①焦山:在今江蘇鎮江市東,屹立長江中。
②鐵瓮:鎮江古名鐵瓮城,三國孫權建。
③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對峙,俱屹立大江中。
④曉吹:晨風。
⑤岫(xiù):峰巒。
⑥混隋陳:混:統一。這句說隋滅陳,南北統一。
⑦分宋魏:南朝劉宋與鮮卑族拓跋氏的魏對峙。
⑧孫:孫權。曹:曹操
⑨痴絕:指回想歷代史事時想得出神。
⑩一抹:形容輕微的痕跡。
⑪舉手:分別時的動作。
⑫謝:告辭。
⑬塵囂(xiāo):指塵世。塵:塵世、人間。囂:市集,做買賣的地方。

賞析

這是一首登臨抒懷的詞作。上片詞人從“鐵瓮”起筆,點出鎮江城古來形勝的特點,並交代詞人所在。次句聚焦“金焦”,寫出金山、焦山東西相對的壯觀之勢。首二句寫得概括、有力,渲染出一派磅礴之勢。接著兩句寫夾在金山、焦山之間的江水:萬里江流從東邊滾滾而來,伴著晨風,捲起驚濤駭浪。 “注” “卷”兩字用力極大,突顯江水浩大的聲勢,襯出山水相問的壯麗景致。 “天際孤雲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三句中,“孤雲”“孤帆”襯出江天、江水的浩渺;“來去”“上下”縱橫交錯,可知詞人在遊目騁懷,頻頻俯仰,可以想見其跳蕩的神思;“天共水相邀”將水天相接的情境展現在人們眼前,這境界是非常開闊的。詞人還沒有看夠山和水,“遠岫忽明晦”的景致又映人眼帘,“忽”字型現出“明暗”的瞬間性,這剎那間的感官刺激又引起詞人多少興奮。“好景畫難描”一句收束上片。詞人上片全在寫景,但仍覺自己未能將好景描畫出來,可見焦山景色之美好。

下片首三句“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詞人從歷史的角度,由近到遠,寫鎮江古城的攻守征戰,突顯鎮江古城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回頭乾載陳跡,痴絕倚亭皋”兩句,詞人從追溯歷史中回到現實,他痴痴地倚立江邊,不禁感慨萬千。詞人對古來梟雄無限神往,期望自己也能像他們那樣一展宏圖,可現實中卻不是這樣。詞人滿腹書,卻官小權微,難受重用,大有懷才不遇之感,於是他不得不開解自己。“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詞人艷羨江邊鷗鷺能夠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飛翔,越飛越高,直飛到青霄之上,不管人間興廢。結尾兩句由艷羨鷗鷺更進一步,詞人想像自己能與鷗鷺同命,可以飛上天空,離開紛繁複雜的塵世,從側面表現出詞人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壯志難酬的憂悶。

全詞融寫景、懷古、抒情三者為一體,層次分明,語言純熟,意境開闊,耐人尋味。

創作背景

該詞為宋理宗嘉熙二、三年間(1238-1239)吳潛任鎮江知府時所作。鎮江風景壯麗,地處吳頭楚尾、南北要衝,自古即兵家爭雄之所,也是文人墨客會聚之區。這裡的古蹟和流傳的佳話很多,形成了特殊的歷史文化氛圍,文人到此,無不受到強烈感發。該詞就是吳潛在此環境下創作的。
吳潛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 749篇詩文

猜您喜歡

代白頭吟

南北朝鮑照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毫髮一為瑕,丘山不可勝。
食苗實碩鼠,點白信蒼蠅。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凌。
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宋代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同雲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結襪子

唐代李白

燕南壯士吳門豪,築中置鉛魚隱刀。
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