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一絡索/一落縈

宋代辛棄疾

羞見鑒鸞孤卻。倩人梳掠。一春長是為花愁,甚夜夜、東風惡。行繞翠簾珠箔。錦箋誰托。玉觴淚滿卻停觴,怕酒似、郎情薄。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1399篇詩文

猜您喜歡

醜奴兒/採桑子

宋代石孝友

凌花鏡里桃花笑,清影團團。月淡風寒。深夜移燈許細觀。武陵溪上當時事,何處飛鸞。淚紙驚瀾。飄盡紅英不忍看。

鷓鴣天 博山寺作

宋代辛棄疾

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
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鷓鴣天·木落江空又一秋

宋代程垓

木落江空又一秋。天寒幾日不登樓。紅綃帳里橙猶在,青瑣窗深菊未收。新畫閣,小書舟。篆煙燻得晚香留。只因貪伴開爐酒,惱得紅兒一夜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