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東歸日,厭苦春鳩聲。作詩憐化工,不遣春蟬生。及來商山道,山深氣不平。春秋兩相似,蟲豸百種鳴。風松不成韻,蜩螗沸如羹。豈無朝陽鳳,羞與微物爭。安得天上雨,奔渾河海傾。蕩滌反時氣,然後好晴明。——唐代·元稹《春蟬》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eb9918a0e5d9.html春蟬元稹〔唐代〕我自東歸日,厭苦春鳩聲。作詩憐化工,不遣春蟬生。及來商山道,山深氣不平。春秋兩相似,蟲豸百種鳴。風松不成韻,蜩螗沸如羹。豈無朝陽鳳,羞與微物爭。安得天上雨,奔渾河海傾。蕩滌反時氣,然後好晴明。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201a0677dee4.html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716篇詩文 ► 140條名句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