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

宋代向子諲

政和間,余卜築宛丘,手植眾薌,自號薌林居士。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擾,故廬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紹興癸丑,罷帥南海,即棄官不仕。乙卯起,以九江郡復轉漕江東,入為戶部侍郎。辭榮避謗,出守姑蘇。到郡少日,請又力焉,詔可,且賜舟曰泛宅,送之以歸。己未暮春,復還舊隱。時仲舅李公休亦辭舂陵郡守致仕,喜賦是詞。

五柳坊中煙綠,百花洲上雲紅。蕭蕭白髮兩衰翁,不與時人同夢。
拋擲麟符虎節,徜徉江月林風。世間萬事轉頭空,個裡如如不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政和年間,我在宛丘擇地建宅定居,親手種植很多花草,自號薌林居士。建炎初年,卸任六路漕事,當時中原騷亂,因此不能回到故鄉,就寓居在清江縣的五柳坊。紹興三年癸丑,罷官於南海,隨即棄官不仕。乙卯年又起用,從九江郡太守轉任江東轉運使,入朝擔任戶部侍郎。為辭讓榮譽躲避誹謗,出任姑蘇太守。到郡才幾天,又力請辭職,詔書終於許可,並且賜予一艘名叫泛宅的船,送我歸來。己未年暮春,我又回到以前隱居的地方。當時二舅李公休也辭任舂陵郡太守退休回家,於是高興地寫下了這首詞。

五柳坊柳綠如煙,蔥蘢翠碧,景物朗潤;百花洲蒼穹紅雲,絢麗而璀璨。可嘆我與李公休均已年老,白髮蕭蕭了,但不願與奸佞同流合污。
因此被罷了官,退隱至清江;此刻月朗風清,林中信步,徘徊慨嘆。宦海浮沉,猶過眼雲煙;還不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能讓我心靜啊。

注釋
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名。《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中呂宮”。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
政和:宋徽宗年號,1111—1118年。
宛丘:縣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陽縣。
薌(xiāng):調味的香草。此泛指花草。
建炎:宋高宗年號,1127—1130年。
解六路漕事:建炎元年(1127),作者任江淮傳送副使,九月,因素為李綱所善,被黃潛斥黜。解,指卸任。六路,指兩浙西路、兩浙東路、江南西路、江南東路、淮南西路、淮南東路。
俶(chù)擾:開始擾亂。泛指騷動。
己未:即紹興九年(1139)。
仲舅:二舅。李公休:生平事跡未詳。舂陵:舊郡名。隋置。在今棗陽縣。
蕭蕭:頭髮稀疏貌。
時人:指當時的專權誤國的權貴,包括秦檜之流的投降派。
麟符虎節:製成麒麟或虎形的符節,為古代朝廷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憑證。
徜徉:徘徊。
如如:佛教指真如常住,圓融而不凝滯的境界。《金剛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創作背景

根據王兆鵬《向子諲年譜》,此詞作於紹興九年(1139)己未,是詞人第二次辭官重歸清江五柳坊(薌林別墅)之後創作的。當時詞人因觸犯秦檜被罷官,從此歸隱山林。

賞析

此詞開頭兩句中的五柳坊、百花洲皆清江附近。起拍描寫了詞人隱居地仙境般的環境。先寫居處所見:柳綠如煙,蔥蘢翠碧,景物朗潤。此寫地面之景。蒼穹紅雲,絢麗而璀璨。此寫天上之景。一幅夕陽山村之景的畫面,展現眼前。這也是僅舉一端,美景當不止此。地名中有柳有花,柳以綠濡,愈顯其深邃;花以紅染,益見其嬌艷。詞人匠心獨運的描寫,令人陶醉。

三、四句,“蕭蕭”其意為冷落,指頭髮花白。此時向子諲自嘆年老,歲月蹉跎,世事不正常,固此白髮蕭蕭。兩衰翁:子諲其一也;另一位便是序中所說辭舂陵郡守致仕的仲舅李公休了。前三句寫景敘事,舒緩有致。第四句“不與時人同夢”,詞情轉向激昂。

五、六句中的麟符、虎節,為君王調兵遣將之信物,受者有殊榮。而子諲言拋言擲,十分堅決。紹興初年,子諲任鄂州知州,主管荊湖東路安撫司,尋任江州知州、改任江東轉運使,進秘閣修撰,徽猷閣待制,徙兩浙路都轉運使,除戶部侍郎,可謂品高位顯。當宋金議和時,秦檜等投降派力主和,金使將入境,而子諲堅決不肯拜金詔違背秦檜意,乃被罷官,退隱清江,第五句當言此事。子諲忠節,不取悅於世,又不苟合於世,他這種凜然正氣,直衝霄漢。第六句“徜徉江月林風”,和第一、二句暗合。一、二句寫清江暮色,此寫晚景。插敘往事後,詞人接著寫此時此境的心情。月朗風清,林中閒適徘徊。初讀似寫閒情逸緻,實則詞人的心潮並不平靜。屈原《九章·涉江》云:“被明月兮寶路,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屈原所言“明月”,珠名,實借“明”字之音,喻己行為光明磊落,借“月”高潔之義,喻己情操之高尚。向子諲林中信步,徘徊慨嘆,和屈原句所言,可謂世同,情同,意同。

最後兩句“世間萬事轉頭空”,指宦海浮沉,猶過眼雲煙。這句話表明詞人視高官厚祿如草芥的心境。“個裡如如不動”,“個裡”其意為此中,即心中。“如如不動”,佛家語,指真如常住,圓融而不凝滯的境界。《金剛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此句之源。這句話用以表達詞人結廬人境,不聞車喧,遠污離穢,潔身自好的心境。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之意,深蘊其中。詞以對人生世事的感悟歇拍,既寫出自己的心聲,又寫出了規勸世人的金玉良言。

全詞似隱逸閒適之作,實為明志抒憤之詞。全詞反映了子諲居濁而守潔,遠奸佞而守忠的美德。就其藝術性而言,寫景,筆染春色,柳綠花紅,月朗風清;敘事,筆挾風雷,激情慷慨。這種晴空布雷的手法,自出機杼,獨標高格。另外,此詞明開暗合,照應縝密,亦見詞人匠心。第一、二句柳煙雲紅,當為暮靄之時,第六句月下林風,是晚間風景。時間之推移,如絲相貫,不見斷隙。故是詞實是一首耐人尋味的好詞。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後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341篇詩文

猜您喜歡

沁園春·靈山齋庵賦時築偃湖未成

宋代辛棄疾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閒,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
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水蒙蒙?

畫雞

明代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鵲橋仙·七夕

宋代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