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送別

唐代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風中一株株楊柳樹,沿著御河兩岸呈現出一片綠色。
最近攀折起來不是那么方便,應該是因為離別人兒太多。

注釋
東門:即長安青門,唐朝時出京城多東行者,多用於送別。有的版本作東風。
青青:指楊柳的顏色。
御河:指京城護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別的習俗。
苦:辛苦,這裡指折柳不方便。
別離:離別,分別。

創作背景

長安城外,王之渙與友人即將離別,當時正值楊柳生長的春季,於是王之渙有感而發,於是寫下了這首《送別》。

賞析

的前兩句寫景,不僅點明了送別的時間和地點,還渲染出濃厚的離別情緒。“東門”點名了送別的地點在長安青門,“青青”表明楊柳的顏色已經很綠,表明時間是在深春。“楊柳”是送別的代名詞,於是一見楊柳,就讓人想到離別。綠色的楊柳樹夾雜在御河兩岸,看似恬靜的環境反襯出詩人與友人離別的不捨。且首句是遠望所見,第二句是近觀所見。在遠與近的距離感中,詩人送友的踽踽長街的身影得以體現,襯托出捨不得惜別卻又不得不分別的心情。

詩的後兩句抒情,通過側面描寫別人送別而攀折楊柳,反映送別的人多。一個“苦”字,既是攀折楊柳而不便之苦,也是離別的愁苦。至於詩人自己折了楊柳沒有卻隻字未提,更襯托出了詩人的送別的深情。後兩句看似平淡,仔細咀嚼,意味深長,詩人折或者不折楊柳,內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這首送別小詩,清淡如水,短小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別的深情。縱觀全詩,字字未提送別卻字字點題,其中的描寫言簡意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王之渙

王之渙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8篇詩文

猜您喜歡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宋代歐陽修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虞美人·廉纖小雨池塘遍

宋代周邦彥

廉纖小雨池塘遍。細點看萍面。一雙燕子守朱門。比似尋常時候、易黃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細作更闌語。相將羈思亂如雲。又是一窗燈影、兩愁人。

別范安成

南北朝沈約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
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
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