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江上看山

宋代蘇軾

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群。
前山槎牙忽變態,後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渺。
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船上看山,山巒如同駿馬疾走,數百座群峰頃刻間就從眼前過去了。
錯雜不齊的前山瞬間變化萬千,紛雜繁多的後嶺猶如驚駭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盤迴曲折,高遠處隱約地看見有人在上面行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舉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單的船隻卻像飛鳥一般往南馳逐而去。

注釋
走馬:奔跑的駿馬。
倏忽:很快地,忽然。
槎(chá)牙:形容不齊的樣子。
變態:改變形態。
雜沓(tà):沓,一作“逐”,雜亂。這裡形容“驚奔”的樣子。
微徑:山間小路。
繚繞:迴環鏇轉。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的樣子。
欲與言:指想和山上的行人說話。

創作背景

嘉祜四年(1059年),蘇軾從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徑荊州,乘船江行,看到兩岸的群山心中充滿不盡的喜悅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艷麗景象、巍峨的氣勢所吸引。於是人寫下這首詩,以多維多角度地描寫船行之速,來表現詩人當時的奇趣盎然。

賞析

這首採用的是白描手法。作者抓住急遽變化中的事物,恰當地表現出它們的變化。是詩人在詩歌創作初期所作的寫景詩的代表,說明當時詩人已經具備了因物賦形的藝術功力。

詩的前四句描寫的是荊州水路途中早晨在江上看山的圖景。時令是冬季,詩人在初升的日光中,前望崖岸剝落的山嶺,草木荒疏蕭索,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現出赤紅的顏色。船不斷地前進,詩人卻沒有感覺到船動,而只感覺到兩岸的山在不斷地移動。船下行,看到的山是上行。“如走馬”,意思是山像馬一樣在走動,這裡詩人是採用化靜為動的寫作手法,以反襯船速之快。同時也可見蜀中的山之多,因為蜀中的山連綿不斷,“馬”連成了群,一群一群地在自己眼前飛快地過去。船在加快速度前進,前面的山高低不齊,不成馬形,後面的山卻像受了驚的馬群失去隊形亂鬨鬨地奔跑。

詩的後四句描寫所見山上道路以及環邊小景。傍晚時分,前行途中,偶一回頭,把目光轉向盤鏇曲折的山路上,看到在落日餘暉之中,天空孤雲飄蕩,山上雲氣繚繞,加之山路上的行人,景色美妙如新成之畫。而最後兩句“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詩人正想舉手和他說話,而船“如飛鳥”已駛過去了。記下了一剎那,又是一種境界。這裡寫了船動。由雄悍、廓大轉入細徐,跌宕而有致。

在這首詩中詩人描摹的景物,既有立體感,又有動態感,畫面鮮明。運用比喻,新鮮活潑,語言明快而自然,風格雄健。詩人於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優美的自然景色的欣悅和嚮往之情。這首詩呈現了蘇軾詩風的基調。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猜您喜歡

山寺題壁

唐代羊士諤

物外真何事,幽廊步不窮。一燈心法在,三世影堂空。
山果青苔上,寒蟬落葉中。歸來還閉閣,棠樹幾秋風。

秋懷

金朝元好問

涼葉蕭蕭散雨聲,虛堂淅淅掩霜清。
黃華自與西風約,白髮先從遠客生。
吟似候蟲秋更苦,夢和寒鵲夜頻驚。
何時石嶺關山路,一望家山眼暫明?

憶秦娥·用太白韻

宋代李之儀

清溪咽。霜風洗出山頭月。山頭月。迎得雲歸,還送雲別。
不知今是何時節。凌歊望斷音塵絕。音塵絕。帆來帆去,天際雙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