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宋代蘇軾

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銀亮的池塘,紅色的欄桿,倒映在淡黃色的水波里,團團的綠葉托起清新的荷花。用蘭葉浸水洗澡,用菖蒲花釀酒喝,天氣清明而暖和。
需要用喝酒、聚會來酬謝端午佳節,這裡有美酒歌舞陪伴。監獄裡的草長的深,公堂上也靜悄悄的,不妨多多的擺宴、遊玩。

注釋
①少年游:詞牌名,始見於晏殊《珠玉詞》。又名《少年游令》,《小闌乾》,《玉臘梅枝》,因詞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以為名。
②徐君猷(yóu):名大受,建安(今福建建甌)人,當時黃州知州。
③銀塘:銀亮的池塘。朱檻(kǎn):紅色的欄桿。麴(qū)塵:指淡黃色的江水。麴,同曲。釀酒時,用以發酵的“酒麴”,所生的菌呈淡黃色。
④圓:團團。卷:托住。
⑤條:枝。薦:進。
⑥菖(chāng)花:菖蒲花。
⑦沉醉:喝酒過多,人昏昏欲睡的樣子。酬:酬謝。
⑧無吝:不吝惜,不要捨不得。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五月,是蘇軾被貶黃州後的第二個端午節。此時,蘇軾心情稍為平靜,與徐君猷(蘇軾貶官黃州時的好友)同賞五月的風光,飲酒開懷,作該詞以答謝之。

賞析

上片,寫黃州端午節一派清新昇平氣象。“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描繪宜人的美景。一“銀”,一“朱”,一“麴塵”,一“圓”,一“綠”,一“新荷”,組綴成五月百色爭妍的風景圖,頗有“晴沙金居色,春水麴塵波。紅簇交枝杏,春含卷葉荷”(白居易《春江閒步贈張山人》)的神韻。“蘭條薦浴,菖花釀酒”,筆鋒一轉,由寫大自然進入到寫民俗生活:綠蘭枝浸水而浴,綠菖蒲釀酒而飲。整個生活,沉浸在濃郁的節日氣氛中,身心愉快。最後一句為點睛之筆,將上述四句的意境概括為“天氣尚清和”,世界上一切都是清新的、和好的、昇平的。

下片,寫蘇軾與徐君猷一起歡度端午節日。“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開頭三句,承上啟下,將酬節“沉醉”,伴之以“歌”,將歡欣諧趣的兩位官員描繪得十分傳神。“好將”二字,起到貫連上片與下片的主脈作用。“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是蘇軾承上昇平景象而吐出的酒後真言:太守治州有方,無人犯罪,遺愛人世,百姓安居,可以稱之為“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清泰政治。這正是蘇軾借題抒發愛民思想的用意。自然,這次端午酬節超過正常性的游宴就沒有什麼可吝惜的了。字裡行間滲透蘇軾與徐君猷志同道合的情誼與痛快淋漓之才思。

全詞,名為寫端午酬節風俗,欣賞五月自然風光,實是借題發揮,歌頌徐君猷的善施政德,使民安樂的功績,表露蘇軾自己的忠君愛國憂民的願望。上片結尾處“天氣尚清和”,收而未盡,為下片留出餘地,正好是下片起句“好將沉醉酬佳節”的過片句,由詠景而轉向寫人,起了承遞作用,景情融合。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猜您喜歡

和端午

宋代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踏莎行·潤玉籠綃

宋代吳文英

潤玉籠綃,檀櫻倚扇。繡圈猶帶脂香淺。榴心空疊舞裙紅,艾枝應壓愁鬟亂。
午夢千山,窗陰一箭。香瘢新褪紅絲腕。隔江人在雨聲中,晚風菰葉生秋怨。

端午三首

宋代趙蕃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