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少年游·玉肌鉛粉傲秋霜

宋代蘇軾

黃之僑人郭氏,每歲正月迎紫姑神。以箕為腹,箸為口,畫灰盤中,為詩敏捷,立成。余往觀之,神請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戲之。

玉肌鉛粉傲秋霜。準擬鳳呼凰。伶倫不見,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揚。
到處成雙君獨只,空無數,爛文章。一點香檀,誰能借箸,無復似張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州僑居人郭遘,在每年的正月都會迎請紫姑神。用簸箕作紫姑神身軀,用一隻筷子代替口說話。在灰盤中寫字、作。這樣作詩很快,一會就寫成了。蘇軾前去觀看,迎請紫姑神過後,作《少年游》戲諷這件事。

肌體被打扮得像玉鉛粉一樣白,可以與秋霜相比。準確地模擬鳳呼喚凰的聲音。樂官伶倫的律譜中看不到,向善男信女索取香錢的“清香”也傳不開名聲,都是如米皮、穀殼似的散發著。
筷子到處都是成雙的,但紫姑神寫字、說話、作詩只用一根筷子,空空洞洞沒有什麼內容儘是文字遊戲。紫姑神一張小口插上如香檀的箸,誰能憑藉箸為籌以獻策,沒有第二個像張良那樣的人。

注釋
①少年游,詞牌名,始見於晏殊《珠玉詞》。又名《少年游令》、《小闌乾》、《玉臘梅枝》,因詞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以為名。
②僑人郭氏:郭遘(gòu),字興宗。山西汾陽人。僑居黃州,稱為“僑人”。
③紫姑神:亦名子姑、坑三姑娘,傳說中的廁神名。相傳為壽陽李景之妾,為景妻所妒,常役以穢事,於正月十五日含恨而死。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於廁間或豬欄邊迎之。自南朝以來就有迎紫姑神問休咎(吉凶、善惡)之俗。
④傲:抗衡。
⑤準擬:逼真模仿。
⑥清香:一種民間宗教的名稱。吐:開,傳開。
⑦糠秕(kāng bǐ):在打穀或加工過程中從種子上分離出來的皮或殼。
⑧無復:沒有第二個。張良:字子房,漢初大臣。安徽毫縣人。楚漢戰爭期間,借紫姑神的箸為籌,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的策略,都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為留侯。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元月,蘇軾觀看了黃州僑居人郭遘迎請紫姑神的過程,作該詞戲諷郭遘迎請紫姑神,希望人們能改變舊的風俗習慣。

賞析

上片,運用神話傳說,戲弄、嘲笑紫姑神。“玉肌鉛粉傲秋霜,準擬鳳呼凰”,畫出了紫姑神“玉肌鉛粉”的“箕”體和以“鳳呼凰”的“箸”音等的神相。“伶倫不見,清音未吐,且糠批吹音,黃帝樂官的音律中看不到,以“清香”作引誘向善男信女索取香錢這一舉動也傳開不去,全都屬於米皮、穀殼一類的糠秕,四處吹噓飄揚。紫姑神雖命賤位卑,受到祭祀,但蘇軾還是向世人指明紫姑神只不過是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愚弄百姓的“坑三姑娘”。“糠秕吹揚”四字,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下片,以歷史為鏡,進一步揭示紫姑神虛無本質的意義。“到處成雙君獨只,空無處,爛文章”,從“箕”、“箸”之相貌不同凡人入手,將民間“歲正月必衣服箕箒”以祭的“子姑”還以本來面目:才敏捷,實為滿腹“爛文章”,原是一具愚弄百姓的稻草人。“爛文章”三字,畫龍點睛,妙不可言。“一點香檀,誰能借箸,無復似張良”,筆鋒又一反轉。蘇軾以歷史唯物論指出神話傳說也曾被積極利用。即使是紫姑神香檀般的小箸,也可以為現世生活之鑑。誰能藉箸代籌以指點江山,只有漢臣張良,別無他人。

全詞,以神話與民俗、歷史與現實、正反與反正相結合的手法,寫了一位“言如響,善賦詩”而又不幸、善變的“紫姑神”。“蘇軾以歷史學的態度,引神用典,以為警世之治、移風易俗之用。表面戲弄,實富深邃之哲理,值得借鑑。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猜您喜歡

上元夫人

唐代李白

上元誰夫人?偏得王母嬌。
嵯峨三角髻,餘發散垂腰。
裘披青毛錦,身著赤霜袍。
手提嬴女兒,閒與鳳吹簫。
眉語兩自笑,忽然隨風飄。

重過聖女祠

唐代李商隱

白石岩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鷓鴣天·當日佳期鵲誤傳

宋代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