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光曉氣雨氤氳,石磴千盤濕蘚紋。人步鳥聲中半晌,路從樹影里歧分。荒園久廢生春草,峭壁微凹補白雲。笑煞山靈迎送苦,朝朝車馬自成群。——清代·林朝崧《過尚書嶺》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9d02917c9ea3.html過尚書嶺林朝崧〔清代〕嵐光曉氣雨氤氳,石磴千盤濕蘚紋。人步鳥聲中半晌,路從樹影里歧分。荒園久廢生春草,峭壁微凹補白雲。笑煞山靈迎送苦,朝朝車馬自成群。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號痴仙,台灣彰化縣霧峰鄉人。林朝崧出身於武功之家,其父親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棟均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頗有戰功的將領。林朝崧作為櫟社的發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灣地方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全台詩界泰斗」。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9d7983024168.html林朝崧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號痴仙,台灣彰化縣霧峰鄉人。林朝崧出身於武功之家,其父親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棟均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頗有戰功的將領。林朝崧作為櫟社的發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灣地方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全台詩界泰斗」。► 868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