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菩薩蠻·富陽道中

宋代毛滂

春潮曾送離魂去。春山曾見傷離處。老去不堪愁。憑闌看水流。
東風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覓春痕。紅疏桃杏村。

鑑賞

詞以“春潮曾送離魂去,春山曾見傷離處”兩句起筆。這兩個“曾”字,詞人把自己的思緒沉浸到對往昔的回憶中了。“離魂”這裡借指女友的離情。正是眼前的山水,詞人過去曾在此與女友分手;而今山水依舊,人事已非,當時的“傷離”情景只存於記憶中了。這樣,開頭兩句就為全篇定下了感懷的情緒基調。“老去不堪秋,憑闌看水流”二句,承“春潮”、“春山”而來,把思緒從往昔的回憶拉回到現實中,而現實又是如何呢?春山依舊青青,流水依舊潺潺,而自己卻已走入人生之秋了,置身昔日與女友分手之地,只能目送流水陣陣流向遠方。詞人內心功業未就而年歲已高的哀怨借“看水流”三字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看”字極富意蘊,耐人尋味。上片在寫法上為抒情的需要,打破慣常的時空順序,借“春潮”、“春山”和兩個“曾”字沉入對往昔的回憶。這種手法使詞的感懷情調更為濃郁,同時也為下片作好了鋪墊。

“東風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意謂東風無法挽留,像年華一樣逝去,留下的只是漫漫長夜檐前滴也滴不完的雨滴。這二句承上片“憑闌”句,藉此暗示自己的“永夜不寐”,流露出環境帶給孤寂的客居者的一種心理重壓。寫法上,這二句忽然宕開一筆,以景托情,這又反過來連線上片,與上片所渲染的感懷情調相承,順理成章地過渡到歇拍二句:“明日覓春痕,紅疏桃杏村。”這二句承上二句“東風”、“雨”,指明經歷風吹雨打的紅花慢慢地凋零、飄落,留下的將是一幅殘春圖景。顯然,這也寄寓了濃郁的身世之感。至此,詞雖已結束了,卻留下濃厚而久遠的回味。

《人間詞話》開篇云:“詞以境界為最上。”毛滂這首詞,正由於對詞境作了開掘,才留給我們無窮的回味。這首詞的“境界”,表現在時空的浩渺遼遠和有盡語言所傳達的無窮意味。詞以回憶往昔開始,然後轉回現實,又由現實指向未來。“過去——現實——未來”組成全篇“放——收——放”的開放結構,使詞在有限的篇幅中包蘊了豐富而悠遠的內涵。空間上,此詞還成功地運用了繪畫藝術中的空白技巧。清人戴熙說:“畫在有筆墨處,畫之妙在無筆墨處”(見《習若齋畫絮》)。這首詞之“妙”正是字外的空間所蘊含的意味,例如“老去不堪秋,憑闌看水流”二句就有使讀者的思緒隨著潺潺流水而漂向遠方,隨著詞人的目光而向遠方延伸的效果。總之,作者借有限的語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空框結構”,使我們在這一“結構”中得以填充自己的理解,這也就是這首詞歷久不衰的秘密所在。

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於嘉佑六年(1061),卒於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673篇詩文

猜您喜歡

少年行四首

唐代令狐楚

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如今年老無筋力,猶倚營門數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須憑弓箭得功名。
等閒飛鞚秋原上,獨向寒雲試射聲。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鹹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霜滿中庭月滿

陌上花·有懷

元代張翥

關山夢裡,歸來還又、歲華催晚。馬影雞聲,諳盡倦郵荒館。綠箋密記多情事,一看一迴腸斷。待殷勤寄與,舊遊鶯燕,水流雲散。
滿羅衫是酒,香痕凝處,唾碧啼紅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誰暖?不成便沒相逢日,重整釵鸞箏雁。但何郎,縱有春風詞筆,病懷渾懶。

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宋代史達祖

裁春衫尋芳。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誰念我,今無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聽雨挑燈,攲床病酒,多夢睡時妝。
飛花去,良宵長。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最恨湘雲人散,楚蘭魂傷。身是客、愁為鄉。算玉簫、猶逢韋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