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依韻和再開芍藥十六首 其四

宋代陸佃

祇受姚黃一著先,兒家元在郡西偏。解殘珠佩迎新見,尋得金鐶依舊圓。

一過馨香猶半日,再來期約本明年。向人自有凌雲意,不羨城南尺五天。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陸佃

陸佃

陸佃,宋熙寧三年(1070)進士,授蔡州推官、國子監直講。元豐時擢中書舍人、給事中。哲宗時徙知鄧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為禮部侍郎,命修《哲宗實錄》。後拜尚書右丞,轉左丞(副宰相)。家貧苦學,映月讀書。過金陵受教於王安石。安石當問新政於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寧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進士甲科,調蔡州推官召為國子監直講。安石以佃不附已,專付之經術,不復咨以政。徽宗時,為尚書右丞。每欲參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黨籍,能為中大夫,知亳州。► 226篇詩文

猜您喜歡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溪橋 一作:溪頭)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代蘇軾

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 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綴詞雲。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天應乞與 一作:天教分付; 盡道 一作: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