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氏鼎
宋代:歐陽修
大河昔決東南流,蕭條東郡今遺湫。我從故老問其由,雲古五鼎藏高丘。
地靈川秀草木稠,鬱郁佳氣蒸常浮。惟物伏見數有周,秘藏奇怪神所搜。
天昏地慘鬼哭幽,至寶欲出風雲愁。盪搖山川失維陬,九龍大戰驅蛟虬。
割然岸烈轟雲驫,滑人夜驚鳥嘲啁。婦走抱兒扶白頭,蒼生仰叫黃屋憂。
聚徒百萬如蚍蜉,千金一掃隨浮漚。天鏇海沸動九州,此鼎始出人間留。
滑人得之不敢收,奇模古質非今侔。器大難用識者不,以示世俗遭揶揄。
明堂會朝饗諸侯,饔官有品供王羞。調以五味烹全牛,時有用舍吾無求。
二三子學雕琳球,見之始驚中嘆愀。披荒斲古爭窮蒐,苦語難出聲咿嚘。
馬圖出河龜負疇,自古怪說何悠悠。嗟吾老矣不能休,勉彊作詩慚效尤。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1370篇詩文
夢仙謠
宋代:歐陽澈
寥陽洞口風煙好,枯木槎牙撐雲島。
重重金鎖繞嬋娟,滿地落花常不掃。蕭郎聞說已乘鸞,空餘九轉燒丹灶。
煙霞截斷絕非塵,凡夫蹤跡無由到。高陽有客攜佳侶,訪異尋幽豁襟抱。
瓊樓飲散恣歡游,誤入蓬壺如夢覺。雲關初叩閒無人,松梢鶴唳如驚報。
須臾奓戶迎者誰
寥陽洞口風煙好,枯木槎牙撐雲島。
重重金鎖繞嬋娟,滿地落花常不掃。蕭郎聞說已乘鸞,空餘九轉燒丹灶。
煙霞截斷絕非塵,凡夫蹤跡無由到。高陽有客攜佳侶,訪異尋幽豁襟抱。
瓊樓飲散恣歡游,誤入蓬壺如夢覺。雲關初叩閒無人,松梢鶴唳如驚報。
須臾奓戶迎者誰,吳宮女兒面凝脂。指點蘭堂篆煙裊,珠箔玲瓏窣地垂。
高擎翠袖輕輕捲,半露妖嬈素蓮臉。嫣然一笑啟檀唇,喚我躋堂語聲軟。
相隨環坐一軒秋,鏇列杯盤供雅宴。倚風仙蕊似有情,競吐芳苞噴香遠。
朝雲一段下陽台,綽約標容塵世鮮。黛眉輕拂遠山青,明眸斜盼秋波剪。
蘭柔柳弱不禁風,睡起芙蓉香體顫。櫻桃緩啟歌貫珠,夕陽花外流鶯囀。
曲終低語愈含情,自訴芳心猶未展。苞藏惟恐泄真香,尋常嬌怯羞鶯燕。
為憐坐客俱多才,拚羞試許求相見。嫣然若有惜花情,願丐錦章鐫琬琰。
溫柔惠性已無雙,更聽斯言真絕艷。
放懷卷白不暫停,酷嫌鸚鵡杯中淺。
醉玉頹山臥綺窗,秋水一床凝角簟。悠颺好夢入巫峰,泄泄融融興正濃。
蘧然驚覺一何有,點綴餘霞散眼封。
依約餘香雖滿袂,行雲縹緲已無蹤。
壺中天地古來有,默想風物遙應同。我聞劉阮曾迷路,武陵邂逅如花女。
靈丹咀嚼頓輕身,脫洗紅塵已仙去。又聞仙去有蕭防,曾耦雙成飲玉漿。
一朝誤入華陽洞,于飛終許學鸞凰。仙凡異境無憑據,每笑前聞但虛語。
豈意親逢事偶符,始信人間有奇遇。歸來燈火欲黃昏,隱几無聊暗追慕。
濡毫試作夢仙謠,端欲夢魂重默愬。▲
句 其九
宋代:歐陽修
湖上野芙容,含思秋脈脈。娟娟如靜女,不肯傍阡陌。
詩人杳未來,幽艷冷難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