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醉蓬萊·重九上君猷

宋代蘇軾

余謫居黃,三見重九,每歲與太守徐君猷會於棲霞。今年公將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詞。

笑勞生一夢,羈旅三年,又還重九。華發蕭蕭,對荒園搔首。賴有多情,好飲無事,似古人賢守。歲歲登高,年年落帽,物華依舊。
此會應須爛醉,仍把紫菊茱萸,細看重嗅。搖落霜風,有手栽雙柳。來歲今朝,為我西顧,酹羽觴江口。會與州人,飲公遺愛,一江醇酎。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自笑勞苦的生涯如一夢醒來,原是留在他鄉流浪過三次重九節的人。發花白又稀疏,面對荒廢的園圃搔頭。幸運有多情誼的人,喜歡飲酒而無訴訟事,好像古代無為而治的賢明太守。年年登高,年年宴飲,那美好的景物依舊不變。
這次登高宴會按理要痛飲,照常佩帶紫菊茱萸,還要細看多嗅。草木凋零,秋風為霜,其中有我倆雪堂前栽的兩棵柳樹。明年的今天,我為你移居瀟湘,灑酒於江口。我將和黃州的人共同享受您留下的恩惠,如飲長江水般的美酒。

注釋
⑴醉蓬萊:詞牌名。雙片九十七字,前片十一句,後片十二句;前後片各四仄韻。君猷(yóu):徐大受,當時黃州知州。
⑵棲霞:棲霞樓,宋代黃州四大名樓之一,在黃岡市赤鼻磯上。
⑶今年公將去,乞郡湖南:今年徐守將離開黃州,要求到湖南作知州。
⑷惘(wǎng)然:恍惚,憂思的樣子。
⑸華發:白髮。蕭蕭:稀疏的樣子。
⑹落帽:代指宴飲。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九月九日,(桓)溫游龍山,參佐畢集,四弟三甥成在坐。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吹君帽墮落。溫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君初不自覺。溫命取以還之。”
⑺爛醉:痛快飲酒。
⑻重嗅:反覆聞嗅。
⑼西顧:徐君猷赴任湖南在黃州之西,故名。
⑽酹(lèi):飲酒前把酒灑在地上或水上以祭神祝福。羽觴(shāng):酒器。
⑾州人:黃州人。
⑿飲:喝,這裡指享受。遺愛:官員有德政,給後人留下仁愛。
⒀醇酎(chún zhòu):反覆釀造的醇厚老酒。

鑑賞

上片,從三年貶居生活體驗著墨,寫對徐守君猷的深厚情誼。開頭三句,自嘲勞苦的生活如一場夢,貶居三年,成為他鄉的遊子。“笑”字一領對偶句,心思全出。接著兩句,進深一層,寫人生易老天也老。“華發”、“荒園”均是衰老的象徵,“搔首”也無可奈何,抗禦不住。“賴有”三句,筆鋒一轉,頌揚徐君猷的功德。值得慶幸的是:酒在肚裡,事在心頭,不因喝酒而糊塗誤事。我遇到了徐守這樣“多情”的人,“好飲無事”的人,“似古人賢守”的人。作者在《遺愛亭記》亦歌頌了徐君猷這些方面的功績:“知黃州,未嘗怒也,而民不犯;未嘗察也,而吏不欺;終日無事,嘯詠而已。”好一個賢明的太守。最後三句,照應序言“每歲”之筆,歲歲年年登高宴飲,“物華依舊”,情深誼長。

下片,以節傳情,以酒寄情。在痛飲中淋漓盡致地一吐為快。酒中多少事,酒中多少。開頭三句,就點明此次相會宴飲極不平凡。酒逢知己千鍾少,“應須爛醉”;此次登高觀賞“紫菊茱萸”也不一般,應須“細看重嗅”。此處他點化運用了杜甫“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九日藍田崔氏莊》)詩句,不露痕跡,且把“爛醉”與“細雨”、“茱萸”的內在聯繫巧妙地揉和起來了:除禍免災。接著二句,醉里吐真言,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有“搖落霜風”的物候作證,“有手栽雙柳”作證。“來歲”三句,發出深深的祝願與希冀:“來歲今朝”,我為你西行而餞行,把酒灑滿於江口來一個更大的“爛醉”。最後三句,總寫徐守君猷的功績,也是這首詞的主題概括:我會和黃州的人,忘不了享受您的“遺愛”,如同痛飲“一江酹酎”的美酒,君子情誼,源遠流長。“何武所至,無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遺愛亭記》)

這首詞,表面看來,系例行重九登高宴飲之作,實是借題發揮,以節傳話,以酒寄情,表達他們那樣“惘然”之情和崇敬徐守君猷“相待如骨肉”和“獄草煙深”的功德。正因為釀酒、飲酒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社會、求生存求發展的一種高級意識形態的歷史活動,唯有酒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發展的酵酶,唯有酒中人方能領略其中的韻味,所以東坡才寫出如此真情實感、意境高超的詞章來。

創作背景

這首《醉蓬萊》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九月。從序言中可知:這是一次例行的重九宴飲徐太守於棲霞樓的活動。它不同於往常重九宴飲,而是為徐守即將離任赴湘前作的贈別詞。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猜您喜歡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唐代李白

仙遊渡潁水,訪隱同元君。
忽遺蒼生望,獨與洪崖群。
卜地初晦跡,興言且成文。
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遙通汝海月,不隔嵩丘雲。
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
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
益願狎青鳥,拂衣棲江濆。

哨遍·為米折腰

宋代蘇軾

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余治東坡,築雪堂於上。人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詞,稍加檃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 使家童歌之,時相從於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不亦樂乎?

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其二

魏晉陶淵明

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
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
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茲。
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當年詎有幾?縱心復何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