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蝶戀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宋代王詵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樓台,倒影芙蓉沼。楊柳垂垂風裊裊。嫩荷無數青鈿小。
似此園林無限好。流落歸來,到了心情少。坐到黃昏人悄悄。更應添得朱顏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小雨初停雲消散,夕陽照庭院。金碧樓台,芙蓉池中倒影現。微風習習,楊柳亦依依。無數嫩荷尖尖角,好似翠鈿。
如此園林,風景無限美。流浪歸來,沒了心情去賞欣。獨自坐到天黃昏,悄悄庭院無一人。惆悵悽苦心煩悶,更添顏老人憔悴。

注釋
蝶戀花:詞牌名。 唐教坊曲名《鵲踏枝》,後用為詞牌,改名為《蝶戀花》,取義於南朝梁元帝 “翻階蛺蝶戀花情”句。雙調六十字,仄韻。
晚照:夕陽的餘暉;夕陽。
金翠:金黃、翠綠之色。
芙蓉:荷花的別名。
裊裊(niǎo):纖長柔美的樣子。
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

鑑賞

王詵字嚴卿,開封人,約與蘇軾等同時。官做得很大,曾任左衛將軍、駙馬都尉。但在1079年(元豐二年),曾坐罪,責授昭化軍節度行軍司馬,均州安置,移潁州安置,直到1086年(元祐元年),才復登州刺史、駙馬都尉。從該詞的“流落歸來”、“更添得朱顏老”等句看,此詞可能是他官復原位後所作。

這是一首觸景抒懷、感慨生平的詞。上闋除“回晚照”三字或許寓有一種特殊的、自身的含義外,其餘幾平全是寫景。將近黃昏時,一場小雨剛剛飄灑而過,陽光又從雲隙中鑽出。雖然只是夕陽回照,但經過雨水沖洗過的後園裡的景致卻格外清新,一片生機,春意盎然。那被陽光籠罩著的樓台,金翠相耀,倒映在碧波蕩漾的沼塘里,分外美麗;那經過小雨清洗、綻滿新芽的楊柳枝,一絲絲地低垂著,在微風的吹拂下,正在輕輕地搖曳;那池塘里無數的荷花,雖未綻開,但花蕊經過雨水的洗滌,就如同女子頭上的青鈿一般玲瓏細巧,十分逗人喜愛。

面對園林內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作者不禁感概萬千,觸動情懷,聯想到了自己一生的官場起落。所以從下闋開始,作者轉入抒情了。“似此園林無限好”一句,既總括了上闋的景物描寫,又開啟了下闋的無限情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然而,當自己“流落歸來”,面對園林美好春景,本百感交集,有無限情緒,但一時又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究竟在想些什麼,反而感到一股莫名的空虛,覺得“心情少”了。一個人悄悄地面對清靜的黃昏園林,將人、景、心情三者融成一片,凝在一起,這種靜態描寫所顯示的複雜心情,恐怕並不弱於一種熱烈的激情描寫。而在這種靜謐的環境中,作者面對春光和景物,只牽動了一種情懷,那就是人變老了,揭出了全詞的主旨和意蘊。

該詞寫景抒情,十分清楚。而寫景又為抒情服務,使整首詞有機地聯繫在一起,本來萬千思緒,一時卻反覺“心情少”,最妙。寫出了一種空洞迷茫、時光流逝的失落感。全詞將盎然的自然景物與黃昏夕陽和作者的衰老心情反襯著寫,有著強烈的對比色彩,而全詞的題意至末句方才躍出,既總括全詞,又有點題之妙。

賞析

此詞借景抒懷,表達了詞人流落異地之悲、老大無成之慨,以及無幸遭貶的苦悶、壓抑,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惆悵和悽苦之情。原詞之墨跡保留至今,現藏於故宮博物院中。

起筆“小雨初晴回晚照。”富於象徵意味:雨後初晴,夕陽返照的景象,暗寓作者久遭遷謫始得召還的人生。終見天晴固然可喜,可是夕陽黃昏,亦復可悲。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於這初晴晚照之中。接下來“金翠樓台,倒影芙蓉沼。”二句更需玩味。樓台本已巍峨壯觀,疊下“金翠”二字狀之,氣象更加富麗堂皇。如此金碧輝煌的樓台,沐浴於晚照霞輝之中,其倒影又映現於荷池之水面,樓台本身與其倒影,遂構為一亦實亦幻的莊嚴景觀。難怪《宣和畫譜》稱王詵“風流蘊藉,真有王謝家風氣”。“楊柳垂垂風裊裊。”詞人更以如畫之筆,渲染出池塘上一片春色。楊柳垂垂,原是靜態;風裊裊,則化靜態為動態,姿態具動靜相生之妙。“裊裊”二字極美。從其手跡可見,此二字真是姿媚無限,筆意之美,與詞情相得益彰。“嫩荷無數青鈿小。”歇拍承上文芙蓉沼而來。時值春天,初出水面之嫩荷,宛如無數青鈿。至此,盎然春意觸目縈懷。

過片“似此園林無限好。”將上片作一綰結。園林如此富麗,春色復如此迷人,確乎可說無限之好。應知此園林非指別處,就這位駙馬之府邸。王詵詞中曾一再對之加以描繪。句首“似此”二字,已暗將此美好之園林與自己之間推開一段距離。“流落歸來,到了心情少。”“流落”二字,寫盡七年的遷謫生涯,所包蘊的無窮辛酸,又豈是“歸來”二字所可去之以盡。重到了舊時園林,已物是人非,經此重譴,詞人臨老,妻子下世,園林縱好,也只能是“心情少”了。韻腳之“少”字,極含婉厚重,有千鉤之力。詞情至此,由極寫富麗之景一變而為極寫悲哀之情,真有一落千丈之勢。“坐到黃昏人悄悄。”黃昏遙承起句晚照而來,使全幅詞有綰合圓滿之妙。更重要的,還於以時間之綿延,增加意境之深度。坐到黃昏,極言其淒寂況味。更應添得朱顏老。結句純為返觀自己一身之省察,詞情更為內向,悲感尤為深沉。園林依舊,朱顏已改,人生到此,復何可言。

初晴晚照,金翠樓台,楊柳裊裊,嫩荷無數,皆可喜之景,亦皆可慰人心。然而詞人卻只是“心情少”,無法擺脫悲哀。而寫景設色愈富麗,則愈反襯出其傷心懷抱之黯淡。中間具一大跌宕、大頓挫,筆勢變化有力,是此詞又一特色。抒情結構的巨大轉折,與情景之間的強烈反襯,都是表現主題的重要藝術手段,足可玩味。

創作背景

王詵約與蘇軾等同時代,官做得很大,曾任左衛將軍、駙馬都尉。但在1079年(元豐二年),曾坐罪,責授昭化軍節度行軍司馬,均州安置,移潁州安置,直到1086年(元祐元年),才復登州刺史、駙馬都尉。從該詞的“流落歸來”、“更添得朱顏老”等句看,此詞可能是他官復原位後所作。
王詵

王詵

王詵(1048-1104後),北宋畫家。字晉卿,太原(今屬山西)人,後徙開封(今屬河南)。熙寧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國大長公主,拜左衛將軍、駙馬都尉。元豐二年,因受蘇軾牽連貶官。元祐元年(1086)復登州刺史、駙馬都尉。擅畫山水,學王維、李成,喜作煙江雲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潤明潔,青綠設色高古絕俗。亦能書,善屬文。其詞語言清麗,情致纏綿,音調諧美。存世作品有《漁村小雪圖》《煙江疊嶂圖》《溪山秋霽圖》等。► 48篇詩文

猜您喜歡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一般 一作:一番)

自薊北歸

唐代高適

驅馬薊門北,北風邊馬哀。
蒼茫遠山口,豁達胡天開。
五將已深入,前軍止半回。
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蘭溪棹歌

唐代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