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送僧歸山

唐代貫休

眼青禪帔赤,氣岸出塵埃。霞外終須去,人間作么來。
崖香泉吐乳,塢燥燒□雷。他日終相覓,山門何處開。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貫休

貫休

貫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谿市游埠鎮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畫僧、詩僧。七歲出家和安寺,日讀經書千字,過目不忘。唐天復間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賜以紫衣。貫休能詩,詩名高節,宇內鹹知。嘗有句云:“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時稱“得得和尚”。有《禪月集》存世。亦擅繪畫,尤其所畫羅漢,更是狀貌古野,絕俗超群,筆法堅勁,人物粗眉大眼,豐頰高鼻,形象誇張,所謂“梵相”。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很高的聲譽。存世《十六羅漢圖》,為其代表作。► 600篇詩文

猜您喜歡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難著 一作:猶著)
瀚海闌乾百丈冰,愁雲慘澹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

望洞庭

唐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