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宋代王安石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談笑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伊尹和呂尚兩位老人,困窘和順利的境遇全都經歷過了。他倆一位是釣魚翁,一位是奴僕。如果兩位英雄遇不到英明的君主,最終也只能老死於山野之中。
他們偶然與成湯和周武王相遇,英明的君主得到了賢臣,猶如雲生龍、風隨虎一般,談笑中建起了王業。到現在已幾千年了,誰又能與他們所建立的豐功偉業一爭高下呢?

注釋
浪淘沙令,即“浪淘沙”,原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劉禹錫白居易並作七言絕句體,五代時起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又名“賣花聲”。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淒壯之音。《樂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調”,前後片首句各少一字。
伊呂:指伊尹與呂尚。伊尹名摯,尹是後來所任的官職。他是伊水旁的棄嬰,後居莘(今河南開封)農耕。商湯娶莘氏之女,他作為奴隸陪嫁給商湯。後來,湯王擢用他滅了夏。伊尹成為了商的開國功臣。呂尚姓姜,名尚,字子牙,世稱姜子牙。他晚年在渭水河濱垂釣,遇周文王受到重用,輔武王滅商,封侯於齊。衰翁:老人。
窮通:窮,處境困窘;通,處境順利。
釣叟:釣魚的老翁,指呂尚。耕傭:指曾為人擁耕的伊尹。
老了英雄:使英雄白白老死。指伊呂二人若不遇湯文二王,也就終老山野,無所作為。
湯武:湯,商湯王,商朝的創建者。武,周武王姬發,周朝建立者。
風虎雲龍:易經中有“雲從龍,風從虎”,此句將雲風喻賢臣,龍虎喻賢君,意為明君與賢臣合作有如雲從龍、風從虎,建邦興國。
興王:興國之王,即開創基業的國君。這裡指輔佐興王。
爭:爭論,比較。

賞析二

這首詞歌詠伊尹和呂尚“歷遍窮通”的遭際和名垂千載的功業,以抒發作者獲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圖、春風得意的豪邁情懷。它不同於一般古代人詞客種籠統空泛的詠史作品,而是一個政治家鑑古論今的真實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詞通篇敘史論史,實則以史托今,蘊含作者稱讚明君之情,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處。

起句“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從窮、通兩個方面落筆,寫伊尹、呂尚前後遭際的變化。伊尹,原名摯;尹,是他後來所擔任的官職。傳說他是伊水旁的一個棄嬰,以“伊為氏,曾傭耕於莘(《孟子·萬章》):“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莘,古國名,其地在今河南開封附近),商湯娶有莘氏之女,他作為陪嫁而隨著歸屬於商,後來得到湯王的重用,才有了作為。呂尚,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太公望”。傳說他直到晚年還是因頓不堪,只得垂釣於渭水之濱,一次,恰值周文王出獵,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輔文王,繼佐武王,終於成就了滅商興周之大業。伊、呂二人的經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都是先窮而後通,度過了困窘之後才遇到施展抱負的機會的,所以說他們“歷遍窮通”;呂尚顯達的時候,年歲已老了,所以稱作“衰翁”。封建時代的士人由窮到通,總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僥倖成分,也就是說,能夠由窮到通的畢竟是少數,此並言“伊呂兩衰翁”,伊尹佐湯時年老下否,書無明文,此是連類而及。值得思考的問題是:“若使當時身不遇”。作者頗有自許之意。“若使”即假如。當伊、呂為耕傭、釣叟之時,假如不遇商湯、周文,則英雄終將老死岩壑。伊、呂是值得慶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運卻是大可惋惜的,因為那些人沒有被發現、被賞識、被任用機會,他們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沒了的英雄。

下片,“湯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經點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夠遇合,那就會出現“風虎雲龍”的局面。《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對人作而萬物睹。”意思是說,雲跟隨著龍出現,風跟隨著虎出出,人世間如果出現了聖明的君主,那末,在談笑之間就輕而易舉地完成了興王道、建國家的大事業。伊、呂有真實的本領,果然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來,這樣,才真正稱得起是人才。因這這是問題的實質之所在,所以“興王”一句在全詞中是很有分量的。結尾,也是對這一句的引申,說伊、呂不僅功蓋當世,至今超越千載,也沒有人能夠與之匹敵。在歌頌伊、呂的不朽功業的背後,伊、呂的遭適明主和建立功業對於王安石來說,無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從中受到了鼓舞,增強了推行變法的決心和勇氣。

創作背景

王安石早立大志,要致君堯舜,但長期不得重用。直到宋神宗即位,他才有了類似“湯武相逢”的機會,可以乾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這首詞當作於作者任宰相之時。

賞析一

這是一首詠史的詞。

伊尹和呂尚兩人曾是漁翁和農夫,他們曾經歷所有的窮困而發達。如果不是湯王、文王發現並重用,他倆也就老死山野了。湯武二帝雖然是偶遇賢臣,使得如雲生龍,風隨虎一般,談笑中建起了王業,可是直到千載之後的今天,他倆的功勞又有誰敢與其爭比!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828篇詩文

猜您喜歡

迷仙引·才過笄年

宋代柳永

才過笄年,初綰雲鬟,便學歌舞。席上尊前,王孫隨分相許。算等閒、酬一笑,便千金慵覷。常只恐、容易蕣華偷換,光陰虛度。
已受君恩顧,好與花為主。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雲暮雨。

蘭陵王·丙子送春

宋代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沈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鹹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二人皆北去。蘇堤盡

洞仙歌·雪雲散盡

宋代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後時之悔。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楊柳於人便青眼。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