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宋代:蘇軾
前瞻馬耳九仙山。碧連天。晚雲閒。城上高台,真箇是超然。
莫使匆匆雲雨散,今夜裡,月嬋娟。
小溪鷗鷺靜聯拳。去翩翩。點輕煙。人事淒涼,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處,垂柳下,矮槐前。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滄浪亭
宋代:蘇舜欽
一徑抱幽山,居然城市間。高軒面曲水,脩竹慰愁顏。
跡與豺狼遠,心隨魚鳥閒。吾甘老此境,無暇事機關。
黎生下第還鄉
宋代:蘇舜欽
人云之子賢,文采出巴川。失意聲名在,還愛歲月遷。
離懷春色里,歸路夕陽邊。無廢青箱學,窮愁古亦然。
游山
宋代:蘇舜欽
上春遊南峰,出自閶扉西。崎嶇緣田塍,時又涉狹溪。
午初至峰下,先讀爛古碑。僧廬頗新鮮,丹青見朝曦。
雲昔支公居,石跡有馬蹄。踰嶺到天平,上觀石屋危。
蒼壁瀉白泉,對之已忘疲。西岩列窗戶,玲瓏漏斜暉。
嵌然似餖飣,人力安可施。朝餐下木瀆,市物俗所宜
上春遊南峰,出自閶扉西。崎嶇緣田塍,時又涉狹溪。
午初至峰下,先讀爛古碑。僧廬頗新鮮,丹青見朝曦。
雲昔支公居,石跡有馬蹄。踰嶺到天平,上觀石屋危。
蒼壁瀉白泉,對之已忘疲。西岩列窗戶,玲瓏漏斜暉。
嵌然似餖飣,人力安可施。朝餐下木瀆,市物俗所宜。
琴台昔嘗游,回首憶舊題。南向又渡嶺,盤屈麋鹿蹊。
摺身趨寶華,未到聞法鼙。松間見廣路,平如隱金錘。
寺壓兩山腳,三面張屏幃。夜闌宿虛堂,清甚無夢思。
西南登堯峰,俗雲堯所基。洪川不能沒,上有萬眾棲。
中道舍籃輿,從者亦汗衣。關陸巧步趨,健馬莫可追。
自傷乾軀大,兩股酸不隨。岩雨灑磴滑,惟賴枯筇支。
四顧物象殊,雖困強自持。竹木互支撐,小閣架險梯。
凌晨過橫山,蹴蹋雲霞低。身如插翅翼,下見鴻鵠卑。
卻視眾壑林,密若薺麥齊。童童或行列,春發綠翠姿。
一方紺碧瓦,樓殿貼地飛。右顧萬頃湖,東與天相迷。
日炙白煙開,風驅銀山移。旁過折腰塔,鐵輪盡顛墮。
近為震霆拔,火烈瓦甓糜。未知天之意,摧此將何為。
迤邐瞰薦福,愛此路側池。清無一點塵,蝦魚潛琉璃。
寶積仰修竹,整如翠羽旗。棱伽屋老朽,舊聞傳者非。
北渡千丈橋,柱裊闌傾敧。攬衣俯而趨,愁為溪風吹。
遇勝輒自留,仰嘯巾屢遺。永言喜謔浪,把酒先嘻嘻。
子履閱奇怪,瞪視惟嗟咨。及還城中居,城人殊未知。
自疑身被留,暫此夢寐歸。紛然著鄙事,奔走爭自私。
向者卻是夢,反覆又自疑。神明日夜往,內顧行者屍。
何由擺塵坌,榮辱兩莫期。清泉與白雲,終老得自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