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唐代李白

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台上宴吳王。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微風吹動著荷花,送來滿殿清香,姑蘇台上可見擺宴的吳王。
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嬌軟無力,微笑地倚看東窗下的白玉床。

注釋
“口號”即“口占”。
吳王,即吳王李葹,時任廬江太守。
姑蘇台:吳王起姑蘇台,五年乃成,其下有鬥雞坡、定狗塘、百花洲、采香徑諾勝跡。《大平御覽》卷二百三十六引《述異記》:“吳王夫差築姑蘇台,三年乃成,周環詰屈,橫亘五里,崇飾土木,殫耗人力。宮妓千人,又別立春宵宮,為長夜飲。造千石酒鍾,又作大池,池中造青龍舟,陳妓樂,日與西施為水戲。”見:一作“宴”。
嬌無力:半醉而舞,雖嬌而無力也。
“笑”字合“嬌”字。“倚”字合“無力”字。倚床獻笑,曲形要寵之態也。

賞析

外表美、艷麗多情、異質的、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為歷代文人喜聞樂道。李白則擅長描寫身邊女性的美貌與豪情。王安石曾雲李白歌“十首九說婦人與酒”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

女性詩可分為閨情詩和宮怨詩,注重描寫女子的容貌(臉似芙蓉色,江上女兒全勝花,紅妝惱人)、舉止(遙指、笑倚、醉舞)、情態乃至生活環境。李白從民歌中吸取很多養分的閨情詩有5首,如《春怨》、《陌上贈美人》、《口號吳王美人半醉》、《贈段七娘》、《南流夜郎寄內》。

“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台上宴吳王”此敘景起興:荷花雖香,因風而獻媚於水殿,描繪出一幅微風吹動荷花、清香充溢滿殿的景致,詩人因望見“姑蘇台”而託言感懷吳王。可見,裘馬輕狂、狂歌痛飲的詩人,意趣高遠、超曠灑脫。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意指西施酒後帶著醉意跳了幾回舞后,嬌柔無力地微笑著倚坐在東窗下鑲嵌著白色玉石的椅子上。詩人把西子婀娜多姿、嫵媚動人的形象描繪得細緻入微,表現出美人名士、佳人才子的你情我濃、二廂情願,在開放的唐朝盡舒風雲之色。

西施原是越溪之畔的浣紗女,出身貧寒,明代的《薴蘿志·西子傳》就曾這樣描述:“父鬻薪,母浣紗。”她本有理由選擇一種幸福平淡的生活方式,但她身處吳越接連不斷戰亂之中,而她的情人范蠡又是越王勾踐的得力謀士,在所謂的“國家大義”面前,西施不得不作出一個極其與人性相違背的選擇,遠離范蠡,被勾踐送到吳國,從而誘使吳王夫差荒淫無度,慵理國事,從此“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台上宴吳王”。最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滅吳計畫得以實現。

此詩表現形式輕快流轉,風格率直、大膽、熱烈、活潑,不同於柔靡無力、怨而有傷的宮怨詩。詩人通過注重描寫西施的容貌、舉止(笑倚、醉舞)、情態乃至生活環境,勾勒出一幅帝王嬪妃的生活情趣,實則以借古鑒今為警戒,影射諷刺現實的不滿,提醒唐玄宗不要國事益非、誅逐忠良、濫事征伐,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

創作背景

作於天寶七載(748)。李白流落江湖,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奔波,勉強維持生活。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親歷大唐由盛至衰的轉變時期,所以李白的憂憤情愫極為深切,時常有抨擊時政的詩作。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1310篇詩文

猜您喜歡

天仙子·走馬探花花發未

宋代蘇軾

走馬探花花發未。人與化工俱不易。千回來繞百回看,蜂作婢,鶯為使。穀雨清明空屈指。
白髮盧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還對斷腸紅。人有淚,花無意。明日酒醒應滿地。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先秦佚名

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曰:“然則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謂我欲弒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辭於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

採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苹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雲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