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阻雨懷同年詹黃門
梁喬升 〔明代〕
去年懷玉雨,雅情多荷君。撥爐煨雪酒,剪燭細論文。
五日方上馬,新晴照吟襟。行行尚不忍,一步一沉吟。
今年常山雨,滴滴上我心。山亭睡不著,岑寂寒難禁。
美人隔一山,路近無由親。愁見黑雲翳,恨望楓樹林。
安得北風勁,吹散重雲陰。旭日融融起,輿帷生氤氳。
我爰挾我劍,我爰囊我琴。相見立相期,共話寒更深。
梁喬升
梁喬升,字以順。順德人。明武宗正德十五年(一五二〇年)進士,官刑部主事。著有《平齋集》。事見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 2篇詩文
先妣事略
歸有光〔明代〕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順;一歲,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數顰蹙顧諸婢曰:“吾為多子苦!”老嫗以杯水盛二螺進,曰:“飲此,後妊不數矣。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順;一歲,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數顰蹙顧諸婢曰:“吾為多子苦!”老嫗以杯水盛二螺進,曰:“飲此,後妊不數矣。”孺人舉之盡,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為母寢也,傷哉!於是家人延畫工畫,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畫有光,鼻以下畫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諱桂。外曾祖諱明。外祖諱行,太學生。母何氏,世居吳家橋,去縣城東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橋並小港以東,居人環聚,盡周氏也。外祖與其三兄皆以資雄,敦尚簡實;與人姁姁說村中語,見子弟甥侄無不愛。
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綿;入城則緝纑,燈火熒熒,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問遺。孺人不憂米鹽,乃勞苦若不謀夕。冬月爐火炭屑,使婢子為團,累累暴階下。室靡棄物,家無閒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戶內洒然。遇僮奴有恩,雖至棰楚,皆不忍有後言。吳家橋歲致魚蟹餅餌,率人人得食。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皆喜。有光七歲,與從兄有嘉入學,每陰風細雨,從兄輒留,有光意戀戀,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覺寢,促有光暗誦《孝經》即熟讀,無一字齟齬,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歸顧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與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歸王三接,孺人所許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補學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婦,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餘則茫然矣。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
江城子·憶夢
柳如是〔明代〕
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遮莫今宵風雨話。要他來,來得么?
安排無限銷魂事。砑紅箋,青綾被。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
津市打魚歌
何景明〔明代〕
大船峨峨系江岸,鮎魴鱍鱍收百萬。小船取速不取多,往來拋網如擲梭。
野人無船住水滸,織竹為梁數如罟。夜來水長沒沙背,津市家家有魚賣。
江邊酒樓燕估客,割鬐砍鱠不論百。楚姬玉手揮霜刀,雪花錯落金盤高。
鄰家思婦清晨起,買得蘭江一雙鯉。篩篩紅尾三尺長,操刀具案不忍
大船峨峨系江岸,鮎魴鱍鱍收百萬。小船取速不取多,往來拋網如擲梭。
野人無船住水滸,織竹為梁數如罟。夜來水長沒沙背,津市家家有魚賣。
江邊酒樓燕估客,割鬐砍鱠不論百。楚姬玉手揮霜刀,雪花錯落金盤高。
鄰家思婦清晨起,買得蘭江一雙鯉。篩篩紅尾三尺長,操刀具案不忍傷。
呼童放鯉潎波去,寄我素書向郎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