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與諸弟游天竺

宋代張鎡

出門殘月帶晨鴉,飛蓋相從縱五花。
風綽敗蘆依岸老,水分洲渚抱山斜。
橐鞬未遂書生志,鐘磬聊尋衲子家。
何物最能舒望眼,曉雲吹霽不成霞。

張鎡

張鎡(1153—1221?)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南宋文學家,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顯赫,為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他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1039篇詩文

猜您喜歡

龍隱庵

宋代張自明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只分路口三。
孤鶴叫雲聲自遠,懶龍慳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蒼壁,太史高風拂翠嵐。
百尺財前清絕地,道人先我著茅庵。

自詠

宋代張鎡

南湖老子太汗漫,第一生來懶做官。
錢物用多常是解,權門路便不曾鑽。
紅裙遣去如僧榻,白髮梳來稱道冠。
若沒祖財教飯飽,定應餓作壁魚乾。

和黃秋三衢舟中韻

宋代趙必象

壯志曾期捋虎鬚,中年跛鱉困泥途。
糟{左米右離}富貴幾場醉,盧雉功名一擲呼。
世事看來真塞馬,吾才只可比黔驢。
客游倦矣休歸去,三逕可松園可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