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應天長 除夕守歲,與家人話歌樂山舊事

清代汪東

香篝續火,輕障護風,蕭條暮景相逼。漫對膠牙餳熱,驚心又除夕。

巴山夜,堪細憶。聽暗雨、做成檐滴。病中話、國恨鄉愁,幾載偷息。

誰道竟生還,料理琴書,人事異今昔。炫轉射簾燈燭,全家共筵席。

杯行緩,歌韻窄。待坐守、漏殘窗白。便從此、整頓韶華,吟遍春色。

猜您喜歡

地震

清代蒲松齡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

人眩暈不能立

童趣

清代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

臨江仙·柳絮

清代曹雪芹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