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天台曉望

唐代李白

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湧,神怪何翕忽。
觀奇蹟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鍊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台山鄰近四明山,華麗清秀的山頂是百越國的最高峰。
赤城山紅霞般的崖石迎入朱門,滄島的明月喜歡棲息的山上的高樓。
登高望遠,一直可以看到蒼茫溟渤的大海。
天空中雲彩如同大鵬的翅膀一樣翻騰,蒼海里巨大的鯨魚隨波逐浪。
巨浪追逐著鏇風,洶湧澎湃,神仙和妖怪如電閃一樣快速往來。
看到這奇異的景色,卻找不到神仙的蹤跡,學道的心思難以平靜。
攀緣著樹枝,採摘下通紅的果實,燒起火熱的丹爐煉出丹藥,以脫胎換金骨。
如何才能身長羽毛,千秋萬代,在蓬萊仙島逍遙自在呢?

注釋
①《台州府志》:天台山,在天台縣北三里。自神跡石起,至華頂峰皆是,為一邑諸山之總稱。按陶弘景《真誥》曰:高一萬八千丈,周圍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十道志》謂其頂對三辰,或曰當牛女之分,上應台宿,故曰天台。《登真隱訣》曰:處五縣中央,為餘姚、句章、臨海、天台、剡縣也。顧野王《輿地誌》云:天台山,一名桐柏山,眾岳之最秀者也。徐靈府記云:天台山,與桐柏接而少異。《神邕山圖》又采浮屠氏說,以為閻浮震旦國極東處,或又號靈越。孫綽賦所謂“托靈越以正基”是也。
②《寧波府志》:四明山,在府西南一百五十里,為郡之鎮山,由天台發脈向東北行一百三十里,涌為二百八十峰,周圍八百餘里,綿亘於寧之奉化、慈谿、鄞縣,紹之餘姚、上虞、嵊縣,台之寧海諸境。上有方石,四面有穴如窗,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山。
③華頂峰,在天台縣東北六十里,乃天台山第八重最高處,可觀日月之出沒,東望大海,瀰漫無際。
④《太平寰宇記》:赤城山,在天台縣北六里。孫綽《天台山賦》:“赤城霞起以建標。”李善註:“支遁《天台山銘序》曰:往天台山,當由赤城為道徑。孔靈符《會稽記》曰:赤城山,石色皆赤,狀似雲霞。《天台山圖》曰:赤城山,天台之南門也。建標,立物以為表識也。”
⑤溟,渤海也,見 七卷注。
⑥大鵬、巨鰲,俱見一卷注。
⑦劉琨:“朱實隕勁氣。”
⑧王逸《楚辭注》:“人得道,身生羽毛也。”
⑨梁簡文帝詩:“千春誰與樂。”王勃詩,“芝廛光分野,蓬闕感規模。”

賞析

大約作於李白賜金還山後,與杜甫高適分手以後,來四明山鏡湖看望老朋友賀知章,但此時賀老已經去世.

此時李白的經濟條件比較好,可以鍊金丹了.當然,李白到天台山的次數很多,在26歲的時候就來過這裡.但是從用詞與修仙的願望看,比較符合40多歲以後的事.

從詩的情緒看是很高漲的,李白一上來就是四句對仗: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接下來對證也不少: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等。可見天台山給李白的感覺是相當的好(如此看來,也有可能是初次到天台山的時候寫的,次數去去多了,感覺應該會遲鈍一些的).

創作背景

這首作於李白賜金還山後,與杜甫高適分手以後,來四明山鏡湖看望老朋友賀知章登臨浙江天台山寫下的,主要是描寫浙江天台山的華頂山,華頂山狀如蓮花的花心,四周群山向而拱之、層層相裹、形似花瓢,李白登華頂山,揮毫寫下了“天台曉望”的曠世詩作。以景托情。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1310篇詩文

猜您喜歡

送朱大入秦

唐代孟浩然

遊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沁園春·和吳尉子似

宋代辛棄疾

我見君來,頓覺吾廬,溪山美哉。悵平生肝膽,都成楚越,只今膠漆,誰是陳雷。搔首踟躕,愛而不見,要得詩來渴望梅。還知否,快清風入手,日看千回。
直須抖擻塵埃。人怪我柴門今始開。向松間乍可,從他喝道:庭中且莫,踏破蒼苔。豈有文章,謾勞車馬,待喚青芻白飯來。君非我,任功名意氣,莫恁徘徊。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代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