淒淒涼氣入鳴蟲,君去秋江正落楓。歧路不禁悲聚散,孤槎從此上穹窿。恨無紵服貽吳札,聊把清樽勸孔融。別後莫忘書報我,要知九萬里摶風。——清代·林朝崧《羅蔚村孝廉 其四》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43c07182deff.html羅蔚村孝廉 其四林朝崧〔清代〕淒淒涼氣入鳴蟲,君去秋江正落楓。歧路不禁悲聚散,孤槎從此上穹窿。恨無紵服貽吳札,聊把清樽勸孔融。別後莫忘書報我,要知九萬里摶風。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號痴仙,台灣彰化縣霧峰鄉人。林朝崧出身於武功之家,其父親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棟均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頗有戰功的將領。林朝崧作為櫟社的發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灣地方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全台詩界泰斗」。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9d7983024168.html林朝崧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號痴仙,台灣彰化縣霧峰鄉人。林朝崧出身於武功之家,其父親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棟均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頗有戰功的將領。林朝崧作為櫟社的發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灣地方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全台詩界泰斗」。► 868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