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野菊

唐代李商隱

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
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
細路獨來當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雲新苑移花處,不取霜栽近御筵。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一片苦竹園漫步向南,來到起伏的椒塢邊。野菊的微香四處飄散,花上的秋露似淚珠點點。
令人同情的野菊寂寞無伴,如同寒風中飛行的孤雁。滿腹惜花的心情有口難言,怎忍心託付傍晚的暮蟬?
夕陽中有一條彎曲的小路,我獨自走來徘徊無數。一隻酒杯與我親密相伴,乘著酒興將往事浮想聯翩。
紫雲東來,隨風飄蕩,御苑移花,充滿吉祥。但是野菊卻受人輕待,無人選栽排斥在御筵之外。

注釋
①苦竹:指野菊托根在辛苦之地。竹為苦竹,而椒味辛辣,皆以喻愁恨。
②椒:灌木名。塢:四周高中間低的地方。
③淚涓涓:形容花上的露珠、水滴。
④節物:具有季節性的景物。
⑤芳心:惜花之心。與:同。
⑥清尊:指當年顧遇。省:察記。
⑦省他年:回憶往事。
⑧紫云:指中書省。開元元年曾改中書省為紫薇省,令日紫薇令。此指令狐絢移官內職,任中書舍人。
⑨不取:對令狐絢不加提攜表示怨望。霜栽:指傲霜的秋菊。
⑩御筵:宮中筵席。

創作背景

這首作於大中三年秋天(公元849年),此時李商隱任京兆很留參軍,精神上正處於非常苦悶的階段。在仕途上他進取不利。這首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

賞析

開篇點出野菊生長環境的壓抑,“苦竹”與“椒塢”,雖有“微香”但已難禁孤獨之淚。“已悲節物同寒雁”把生於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慘命運。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頸聯介入,“細路獨來”點明其與野菊同命相憐之苦,最後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盡顯怨憤壓抑的情緒。全觸景感懷,詠物托意,很能反映詩人當時的思想狀況。

詩一開頭:“苦竹園南椒塢邊”,點出野菊所處的環境:它的北面是苦竹園,而且還有椒塢在旁。竹的味道那么苦,椒的味道又那么辣,苦、辣之味包裹著菊花。托根在這樣的辛苦之地。它的處境多么艱辛啊!所以,詩便很自然地引出第二句:“微香冉冉淚涓涓。”由於環境惡劣。本來花氣襲人的野菊只能散發出細細的微香,所以它難免要清淚涓涓。不斷灑落了。同時,野菊的辛苦遭逢還不僅僅是境遇不好.它又生不逢時:它生於蕭颯衰敗的寒秋,蓓蕾一開,便受風刀霜劍的摧殘,實在太不幸了。

不過,菊花畢竟是花中的強者,它是決不會甘於寂寞的,因此詩又生出下邊兩句:“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在詩人看來,菊,作為百花之一,它也應該得到溫暖,也應該有其“春風得意”之時,可是它卻處於寒秋,“蕊寒香冷”(黃巢《菊花》),備受風霜困擾,如同寒雁羈棲,這已經是夠可悲可嘆的了,可它又怎么能夠斂香隱跡,甘心與暮秋的寒蟬一樣寂寞下去呢?

以上四句,明里句句寫的是野菊,但實際上句句都是在寫自己:野菊托根於辛苦之地,花發於西風落葉之時,倍受苦寒,這是詩人命運的生動寫照。李商隱生於晚唐末世,可謂生不逢時。入仕以後.又一直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後又被牽連進去,遭受排擠和打擊,鬱郁不得志。但是又不甘潦倒長終,內心充滿痛苦和煩悶。“已悲節物”、“忍委芳心”兩句詩就有屈原“老冉冉其將至,恐修名之不立”(《離騷》)之意,感嘆時不我予,想有所作為,但現實情況不允許,實在無可奈何。

五、六兩句筆法一變,由隱到顯,追憶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細路獨來當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小路獨來,回思往事,早年在重陽節自己曾伴令狐公同飲。想令狐公在日。對自己積極獎掖。大力提拔,“每水檻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徽於繼和。杯觴曲賜萁盡歡。委屈款言,綢繆顧遏” (《上令狐相公狀》)。那時自己多么愜意啊!令狐楚的這些恩顧,詩人是念念不忘的。大中二年重陽節就專門寫過《九日》一詩,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曾共山翁把酒卮,霜天白菊繞階墀。十年泉下無訊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七、八兩句是對詩人此時想起令狐楚一個交待:“紫雲新苑移花處,不取霜栽近御筵。…‘紫雲”一作紫微,指中書省。唐開元元年改中書省為紫微省。後雖在開元五年復舊稱,但人們此後常以“紫微”代中書省。“紫雲新苑移花處”指令狐絢官中書舍人。令狐絢是令狐楚之子,又是李商隱的故交,《新唐書·令狐楚傳》記載令狐楚帥河南之時,十分欣賞李商隱之文,並“使諸子游”。照理,他總該對李商隱有所汲引了吧?可是李商隱娶李黨王茂元之女為妻之後,令狐絢認為他“背恩”,根本不予理睬。詩人一再陳情,也得不到諒解,所以在詩的最後說他“不取霜栽近御筵”,即不向朝廷薦舉他。正是由於令狐絢的冷遇和排擠,所以詩人才一再提起令狐楚,表現自己的不滿和埋怨。在大中二年的《九日》一詩中,詩人在回顧令狐楚的恩顧之後。就指責令狐絢“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籬。”因此,此詩在抒寫自己沉淪困境的同時,便流露出對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這首詩突出特點是構思精密,立意高邁。詩人自己似乎很清楚。有意識地避實就虛,採用象徵的手法,不作平直語。字面上除五、六兩句外,句句寫菊,又句句寄託自己的身世之感,別開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兩句“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嘆。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820篇詩文

猜您喜歡

望山

唐代賈島

南山三十里,不見逾一旬。
冒雨時立望,望之如朋親。
虬龍一掬波,洗盪千萬春。
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
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
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
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
誰家最好山,我願為其鄰。

詠草

宋代俞紫芝

滿目芊芊野渡頭,不知若個解忘憂?
細隨綠水侵離館,遠帶斜陽過別洲。
金谷園中荒映月,石頭城下碧連秋。
行人悵望王孫去,買斷金釵十二愁。

洞仙歌·荷花

宋代劉光祖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淨。獨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雲藻亂,葉底游魚動影。
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後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且應記、臨流憑闌乾,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