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狼跋

先秦佚名

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公孫碩膚,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載跋其胡。公孫碩膚,德音不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老狼前行踩下巴,後退又踩長尾巴。公孫挺著大肚囊,腳穿紅鞋穩步踏。
老狼後退踩尾巴,前行又踩肥下巴。公孫挺著大肚囊,品德聲望美無瑕。

注釋
⑴跋(bá):踐,踩。
⑵胡:老狼頸項下的垂肉。朱熹集傳》:“胡,頷下懸肉也。”
⑶載(zài):則,且。疐(zhì):同“躓”,跌倒。一說腳踩。
⑷公孫:國君的子孫。碩膚:大腹便便貌。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碩膚者,心廣體胖之象。”
⑸赤舄(xì):赤色鞋,貴族所穿。几几:鮮明。《毛傳》:“几几,絢貌。”朱熹《詩集傳》又以為是“安重貌”。
⑹德音:好名聲。朱熹《詩集傳》:“德音,猶令聞也。”不瑕:無瑕疵,無過錯。瑕:疵病,過失。或謂瑕借為“嘉”,不瑕即“不嘉”。

鑑賞

關於這首的主旨,長期以來即有美刺兩種觀點相對立。舊說是“讚美”,現代研究者則多判為是對貴族“醜態”的“諷刺”。持美詩說者或逕取前人成說,不予發揮;持刺詩說者大都以“狼固非喻聖人之物”為據;或言狼喻管蔡小人之流,曲意彌縫,二者均未對《豳風·狼跋》一詩之比興特點作深入體察。主讚美者,著眼在“赤舄几几”“德音不瑕”,這只能是頌讚;但“狼跋其胡,載疐其尾”的比喻,卻分明帶著揶揄的口吻,與“讚美”並不協調。主諷刺者,著眼在喻比公孫的“狼”,既兇殘、又狼狽,若非諷刺,不會以此為喻。此詩以狼之進退形容公孫之態,亦非必含有憎惡、挖苦之意。聞一多指出,《豳風·狼跋》“對於公孫,是取著一種善意的調弄的態度”。還有一種觀點,把“狼跋其胡”解釋為天狼星停滯在尾宿,認為這是一首諷刺的山歌,諷刺公孫貴族不懂、不關心天象的變化而只關心自己的鞋子。

此詩二章,入筆均從老狼進退的可笑之態寫起。但體味詩意,卻須先得注意那位“公孫”的體態。詩中一再點示“公孫碩膚”。“膚”即“臚”,腹前肥者之謂;“碩臚”,則更胖大累贅了。一位肥碩的公孫,而穿著色彩鮮明的彎翹“赤舄”走路,那樣子一定是非常可笑的。“舄”是一種皮質、絲飾、底中襯有木頭的屨,形狀與翹首的草鞋相仿。據聞一多考證,周人的衣、冠、裳(下衣)、履,在顏色搭配上有一定規矩。公孫既蹬“赤舄”,則其帶以上的衣、冠必為玄青,帶以下的韠、裳則為橙紅,還有耳旁的“瑱”、腰間的“佩”,多為玉白。正如聞一多所描摹的,給公孫“想像上一套強烈的顏色……再加上些光怪陸離的副件(按:即瑱、佩之類)的裝飾物,然後想像裹著這套‘行頭’的一具豐腴的軀體,搬著過重的累贅的肚子,一步一步搖過來了”(《匡齋尺牘》)——這便是詩中那位貴族“公孫”的雅態,令人見了會忍俊不禁,而生髮一種調侃、揶揄的喻比欲望。

然後再體味“狼跋其胡,載疐其尾”的比喻,便會忽如搔著癢處,而為此喻之維妙維肖絕倒了。古人大抵常與校獵、御射中的獵物打交道,對於肥壯老狼的奔突之態早就熟稔。所以《易林·震之恆》即有對此形態的絕妙描摹:“老狼白獹(即“臚”),長尾大胡,前顛從躓,岐人悅喜”。此詩對公孫的體態,即取了這樣一隻腹白肥大、“前顛從躓”的老狼作喻比物。聞一多對此二句亦有精彩的闡發:“一隻肥大的狼,走起路來,身子作跳板(seesaw)狀,前後更迭的一起一伏,往前傾時,前腳差點踩著頸下垂著的胡,往後坐時,後腳又像要踏上拖地的尾巴——這樣形容一個胖子走路時,笨重,艱難,身體搖動得厲害,而進展並未為之加速的一副模樣,可謂得其神似了。”(《匡齋尺牘》)

本來,這樣的調笑,對於公孫來說,也確有頗為不恭之嫌的。但此詩的分寸把握得也好,一邊大笑著比劃老狼前顛後躓的體態為喻,一邊即又收起笑容補上一句:“您那德性倒也沒什麼不好!”“德音不瑕”句的跳出,由此化解了老狼之喻的揶揄份量,使之向著“開玩笑”的一端傾斜,而不至於被誤解為譏刺。所以其所造成的整首詩的氛圍,便帶上了一種特有的幽默感。

創作背景

從《毛序》到清代學者,大多認定這首詩所說的“公孫”即“周公”。詩以“狼”之“進退有難”,喻周公攝政。朱熹《詩集傳》認為此詩讚美周公攝政,雖遭四方流言、幼主致疑,卻處變不驚,王業終成,而又功成還政,聖德無瑕。
猜您喜歡

周頌·敬之

先秦佚名

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

羔裘

先秦佚名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捨命不渝。
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南有嘉魚

先秦佚名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翩翩者鵻,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