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武昌阻風

宋代方澤

江上春風留客舟,無窮歸思滿東流。
與君盡日閒臨水,貪看飛花忘卻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上吹起春風將客船留在了武昌,向東奔流。
和你整天悠閒地來到水邊,無窮無盡的鄉思和歸意如滔滔江水貪看柳絮飛花而忘記了滿腹的愁緒。

注釋
阻風:被風阻滯。
君:可指春風,也可指船,或船上友人。
盡日:整日。
閒:悠閒。
飛花:柳絮。
忘卻:忘掉。

賞析

人在回家途中所乘的船在武昌被大風阻滯,只好暫留武昌。全詩用了委婉曲折的抒情手法,前後兩層意思乍看相反相對,實則相輔相成;尤其是後面故作解脫流露的卻是更深更沉的愁思。前兩句從正面入手,寫自己的真實感受。以水喻情,形象生動。後兩句曲折委婉,從反面表達自己的情感。恨不得一步便跨入家門卻被滯阻在半路的詩人是沒有那種閒情逸緻整日間到水邊散步的。最後一句同樣如此,表面上說自己“貪看”武昌有名的柳絮飛花的景致而忘記了憂愁,事實上卻正表明了心中無盡的愁緒。

這首小詩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就眼前景色取喻。所謂“無窮歸思滿東流”,是以水流無盡比喻內心的無限歸思之情。這種手法並非方澤獨創,如李白有“寄情與流水,但有長相思”之喻;李煜則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歐陽修有“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四人皆以流水喻情思,李白喻相思之情,李煜喻愁苦之情,歐陽修喻離愁之情。不過方澤詩也有其獨到處,就是即景取喻。人在船上,船在江邊,臨流凝睇,取水為喻,顯得十分自然貼切;這水不是虛指,而是眼前的實物,這種即景取喻,最易達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其實,全詩更“驚人”的妙處還在於委宛曲折的抒情手法。朱熹說,文章“曲折生姿”,這首詩的另一特點是它的委宛曲折、波瀾起伏的抒情手法。一個人的心情,如果表現得太率直,則一覽無遺,索然寡味;如果拐個彎,換個角度,欲擒故縱,欲抑故揚,便比較耐人咀嚼。這首絕句將詩人的心思和盤托出,卻又蓋上一層紗巾,讓人去端詳回味。明明是為風所阻,不得不停泊武昌,頗有遷怨於風之意,他卻說“江上春風留客舟”,如同春風有意,殷勤勸留。實際是“阻”,卻說“留”,這裡是一折;明明是因被風所阻,無端惹了一懷愁緒,心煩意亂,他卻說“與君盡日閒臨水”。“君”是誰,詩人沒有說,指船或者同船的友人均說得通。這無關大的主旨。重要的是“閒”字,詩人並沒有那種閒情逸緻來臨流賦詩,這是實“愁”而說“閒”,這裡又一折;明明是心中有無窮歸思,有無盡鄉愁,根本無心欣賞柳絮飛花,他卻說“貪看飛花忘卻愁”。固然,武昌柳是很有名的,古來詩人都喜歡吟詠,如孟浩然詩說:“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樓台。”但是,詩人此時的漂泊之感,使他無心去欣賞武昌的花柳。無心而說“貪看”,這裡再一折。一波三折,委曲盡情,意味深長。大凡故作寬解之語的人,都緣於不解之故。這首詩正是因不解而故作寬解語。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種故作解語式的委宛曲折的表現手法,是很合乎心理邏輯的,因而產生較強的藝術魅力。

宋代蔡絛《西清詩話》說,方澤“不以文藝名世”,而《武昌阻風》一絕“詩語驚人如此,殆不可知矣”,對這首詩推崇備至。

方澤

方澤,生卒不詳,莆田人、字公悅。► 1篇詩文

猜您喜歡

好事近·杭葦岸才登

清代周之琦

杭葦岸才登,行入亂峰層碧。十里平沙淺渚,又渡頭人立。筍將搖夢上輕舟,舟尾浪花濕。恰好烏篷小小,載一肩秋色。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平

五代佚名

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臨江仙·大風雨過馬當山

清代薛時雨

雨驟風馳帆似舞,一舟輕度溪灣。人家臨水有無間。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閒。
絕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瀾。而今無復舊詞壇。馬當山下路,空見野雲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