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九日蘭山登高
清代:楊芳燦
傍層樓、晴雲數點,霜空萬里無際。年年此日題糕會,佳客樽前同醉。
離別易。真箇似、萍蓬聚散無根蒂。漫郎憔悴。也中酒懷人,星星滿鏡,旅鬢早斑矣。
誰相念,十載邊城孤寄。西風吹夢迢遞。故山雲壑應無恙,何日好尋歸計。
秋色里。依舊是、紫萸黃菊傷心麗。憑高引睇。又猛拍闌乾,曼聲長嘯,塞雁忽驚起。
楊芳燦
(1754—1816)江蘇金匱人,字才叔,號蓉裳。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歷官甘肅伏羌知縣、靈州知州,有能名。入為戶部員外郎。工駢文詩詞。有《直率齋稿》、《芙蓉山館詩詞稿》、《芙蓉山館駢體文》等。生卒均在十二月中。► 0篇詩文
抵京口
清代:楊磊
欲去難言去,來歸未得歸。暫停江上棹,一采故山薇。
霜露高堂冷,松楸墓木非。臨行嘆遊子,夢裡想春暉。
大淩河
清代:楊賓
小淩清且淺,大淩莽滔滔。輿梁尚未成,舟楫亦徒勞。
不若策駑馬,聊試涉波濤。忠信吾所具,執轡何哀號。
秋冬河正涸,深不滿一篙。但得登彼岸,四顧求其曹。
書磨崖碑後用山谷詩韻
清代:楊季鸞
懸崖下俯瀠洄溪,行人系艇尋殘碑。喬松凍折已偃蓋,老柳風動仍垂絲。
欲循石橋叩梵宇,試步沙岸詢漁兒。瀟水之北湘流西,此間漫郎昔所棲。
小臣一頌照萬古,不秉忠義誰能為。鐫書石壁字如斗,恨我不識顏太師。
雙懸日月事可紀,付與大筆淋漓揮。當時齎冊尚有理,何乃暮齒貽憂
懸崖下俯瀠洄溪,行人系艇尋殘碑。喬松凍折已偃蓋,老柳風動仍垂絲。
欲循石橋叩梵宇,試步沙岸詢漁兒。瀟水之北湘流西,此間漫郎昔所棲。
小臣一頌照萬古,不秉忠義誰能為。鐫書石壁字如斗,恨我不識顏太師。
雙懸日月事可紀,付與大筆淋漓揮。當時齎冊尚有理,何乃暮齒貽憂危。
與慶宮前子職廢,山谷諷刺來題詩。宜陽一謫嘆不返,剔蘚剩讀軒昂詞。
長欲山靈護文字,毋使瞬與煙雲隨。臨流躑躅不忍去,懷古更為前賢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