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詠雨·其二

唐代李世民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弦。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陰陽混合之氣吹著綠色的田野,梅雨灑在稻田裡。新流加舊澗,夜霧值得早上的煙。
雁潮濕出行沒有順序,花加上顏色,對這豐收之年我感到非常高興,披露著衣襟玩弄著五弦。

注釋
和氣:古人認為天地間陰氣與陽氣交合而成之氣。
綠:綠色。
野:田野。
梅雨:本指初夏產生的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亦稱黃梅天。
宿霧:即夜霧。
足腳。
朝煙:指早晨的炊煙。
沾色:加上顏色。
更鮮:更加鮮艷。
登歲:指豐年。
披襟:本謂敞開衣襟,本比喻心懷舒暢。
五弦:為古代樂器名。

鑑賞

中國古代的皇帝都特別看重農業。新舊《唐書》及《貞觀政要》中均記載了唐太宗非常關心農業的事跡。

前六句均寫景物,用詞生動且令人感覺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聯為抒發個人的情感。此詩還有一個藝術特點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悅之情,但卻通篇不用一個“喜”字。

這兩詩除了尾聯外,其餘的聯句都採用對仗的方式來寫,不僅對仗工整,且音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描寫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韻通過詩句體現出來。筆者認為,古代名家寫詩的技巧和方法,有時很難用幾句話把它都講明了,但往往我們在仔細賞讀過後,常能意會出其中的神韻,並且有如飲甘泉的感覺。

創作背景

唐太宗每年都要參加春耕的大典,而且還常常親耕於籍田,常去籍田中查看年景,決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誤農時。中國古代有一句農諺說:“春雨貴如油”;因此,唐太宗看到這場“梅雨”有利於農作物的收成時,非常高興的寫了這首

李世民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後世明君之典範。廟號太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94篇詩文

猜您喜歡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劍器近·夜來雨

宋代袁去華

夜來雨。賴倩得、東風吹住。海棠正妖嬈處。且留取。
悄庭戶。試細聽、鶯啼燕語。分明共人愁緒。怕春去。
佳樹。翠陰初轉午。重簾卷,乍睡起、寂寞看風絮。偷彈清淚寄煙波,見江頭故人,為言憔悴如許。彩箋無數。去卻寒暄,到了渾無定據。斷腸落日千山暮。

春雨

唐代徐凝

花時悶見聯綿雨,雲入人家水毀堤。
昨日春風源上路,可憐紅錦枉拋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