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彈綠綺曲陽春,麈尾薰爐迥出塵。好會百年能有幾,風流數子自相親。松雲久臥真成癖,城郭猶存敢避人。料得未忘滄海事,瑩然白袷淚痕新。——清代·林朝崧《次韻遙和紹堯、祝澄、劍漁、梅樵諸吟友磺溪唱酬之作二首 其二》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10b5b06bfc72.html次韻遙和紹堯、祝澄、劍漁、梅樵諸吟友磺溪唱酬之作二首 其二林朝崧〔清代〕琴彈綠綺曲陽春,麈尾薰爐迥出塵。好會百年能有幾,風流數子自相親。松雲久臥真成癖,城郭猶存敢避人。料得未忘滄海事,瑩然白袷淚痕新。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號痴仙,台灣彰化縣霧峰鄉人。林朝崧出身於武功之家,其父親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棟均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頗有戰功的將領。林朝崧作為櫟社的發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灣地方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全台詩界泰斗」。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9d7983024168.html林朝崧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號痴仙,台灣彰化縣霧峰鄉人。林朝崧出身於武功之家,其父親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棟均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頗有戰功的將領。林朝崧作為櫟社的發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灣地方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全台詩界泰斗」。► 868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