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摸魚兒·午日雨眺

清代納蘭性德

漲痕添、半篙柔綠,蒲梢荇葉無數。台榭空濛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紅橋路,正一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嘔啞柔櫓,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衝破翠錢雨。
蒹葭渚,不減瀟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滴成一片鮫人淚,也似汨羅投賦。愁難譜,只彩線、香菰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雨後水漲,嫩綠的水面已漲至半篙,蒲柳和荇葉無數。亭台樓榭迷濛一片,柳枝暗沉,白鳥銜著魚兒飛掠欲舞。畫橋外,路幽長。畫船齊發,簫鼓陣陣,在水中央流連。隨著輕柔的划槳之聲,船早巳拂過新荷,沿著河堤忽轉,衝破新荷出生時所下之雨。
長滿蘆葦的洲渚,絲毫不亞於瀟湘深處。雨紛紛而下,迷迷濛蒙,如霧一般,恰似鮫人的眼淚,亦如正作賦投江以憑弔屈原。愁意難以譜寫,只是用彩線纏裹香菰以紀念屈原的習俗,千古流傳。一片傷心,沉默不語。記得那日在酒樓中,待到水上遊戲做罷,人群散盡,我飲酒至半酣,迎風而行。

注釋
①摸魚兒:詞牌名。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午日:五月初五日,即端陽節日。
②“漲痕添”二句:此寫午日雨中水面之景。漲痕,漲水的痕跡。柔綠,嫩綠,此處代指嫩綠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楊。荇: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呈對生圓形,可食。
③煙柳:謂煙霧籠罩的柳林。
④嘔啞(ōu yā)柔櫓(lǔ):謂船行水面櫓篙划水發出輕柔的水聲。嘔啞:象水聲。
⑤翠錢雨:指新荷生出時所下的雨。翠錢:新荷之雅稱。
⑥蒹葭渚:長滿蘆葦的洲渚。
⑦鮫人:神話傳說中的人魚。
⑧汨羅投賦:戰國時楚人屈原憂憤國事,投汨羅江(湘江支流)而死。後人寫詩作賦投入江中,以示憑弔。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⑨“愁難譜”二句:謂滿懷憂怨哀愁難以表達,只有憑藉用彩線纏裹香菰投入江中以示這千古的脈脈哀思了。菰(gū)米:即菱白。其食為菰米,亦稱雕胡米,可食。
⑩旗亭:酒樓。因懸旗為酒招,故名。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從詞的副標題“午日雨眺”可以看出,這首詞寫於五月初五端午節,納蘭雨中憑眺生情,感懷而作。

賞析

“漲痕添、半篙柔綠,蒲稍荇葉無數。”漲水後留下痕跡,水草豐茂,春景過渡到夏景的景象在詞的開篇展露無疑,宋蘇東坡《書李世南所畫秋景》:“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納蘭雖然是取意境其中,但也運用得恰到好處。

“空濛台榭菸絲暗,白鳥銜魚欲舞。”柳條隨風舞動,如煙似夢,而白鷺捕魚的姿勢很是優美,猶如舞蹈一般。納蘭欣賞著這美好的景物,仿佛置身於畫中一般,“橋外路。正一派、畫船簫鼓中流住。嘔啞柔櫓,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衝破翠錢雨”。上片是寫景,寫出景色之美,而讓讀詞的人也深陷其中,感受著這看似普遍,但卻別有風味的景物,而到下片開始,則是借景抒情了。

“蒹葭渚,不減瀟湘深處。”愁緒蔓延開來,深深蕩漾開去,而霏霏細雨,細密如針織,仿佛霧氣一樣籠罩在四空,“霏霏漠漠如霧。滴成一片鮫人淚,也似淚羅投賦。”如同淚雨一樣,好似是在為投江自盡的屈原悼念默哀。

納蘭心中的愁緒難以譜寫,只有寫入詞章,以來聊表心意,“愁難譜。只彩線、香菰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無言以對傷心事,看到這美好景色,卻難以提起興致,雖然是借著祭奠屈原來寫出心中惆悵,但其實納蘭祭奠的是自己那無法言說的哀愁。

“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去。”記住這美好的景象吧,不要總是記住過去悲傷的事情,那樣只能苦了自己。

詞人對屈原的憑弔語其實隱含了詞人自己的今昔之慨和身世之感。同時這首詞的亮點是,前面描繪的景色並非顯得哀怨淒清,而後面抒情則細膩委婉哀怨,前後形成較大的對比,如此大的轉折,更使這首詞所抒之情深厚鬱勃,沉致幽婉了。全詞通過運用典故,寓情於景,將詞人的愁緒與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表達地淋漓盡致。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箇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284篇詩文

猜您喜歡

同州端午

唐代殷堯藩

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代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宋代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