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追懷劉壯肅公

清代陳瑚

憶昔甲申歲,法夷寇南瀛。公自平發逆,久嘆髀肉生。

英雄乘時勢,系越更請纓。四郊刁斗急,虎帳夜不驚。

勝敗乃常事,深謀功竟成。遂令彼金人,畏懼岳家兵。

莫雲修武備,海島便昇平。百年開草昧,政教未風行。

凶番賴以撫,田賦賴以清。汽車行陸舟,電火不夜城。

頑民忽梗化,揭竿輟芸耕。即為堯舜民,寧免租稅征。

處士亦橫議,時作不平鳴。用夷以變夏,毋乃妄譏評。

斯人已不見,治績猶分明。創始畀後人,文獻有餘榮。

斜日登大墩,古城址已傾。巋然北門樓,寄我古今情。

陳瑚

陳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學者,與同里陸世儀、江士韶、盛敬齊名,被人合稱為“太倉四先生”。字言夏,號確庵、無悶道人、七十二潭漁父,嘗居江蘇太倉小北門外。崇禎十六年(1643)舉人。其父邃於經學,家教有法。陳瑚少時與陸世儀等交,論學相辯駁,貫通五經,務為實學。又善橫槊、舞劍、彎弓、注矢,其擊刺妙天下。清聖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歲。其墓葬在直塘鎮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後門人私謚其為“安道先生”。在光緒年間,邑人曾出資在太倉南門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傳。► 0篇詩文

猜您喜歡

題伯愚將軍志銳同聽秋聲館圓並送之官伊犁 其二

清代陳寶琛

山北山南屬老臣,冰霜百鍊不貲身。胡床夜夜聞笳角,萬里長安月自春。

七夕前一日霞芬十五初度詩以祝之二首 其二

清代陳熙治

病餘腰腳尚支離,驟暖輕寒好護持。月自長圓花自好,莫辜三五少年時。

次韻林子有移居 其二

清代陳寶琛

蕭瑟無緣賦小園,故侯瓜好憶青門。卜居近接三遷宅,思舊雞招九逝魂。

散郁上層望遠海,暖寒東際就初暾。他年先友編成記,及共行朝奉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