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李白〔唐代〕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燕詩示劉叟

白居易〔唐代〕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述懷 / 出關

魏徵〔唐代〕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初 一作:還)
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端午日賜衣

杜甫〔唐代〕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踏莎行·二社良辰

陳堯佐〔宋代〕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見新來燕。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時拂歌塵散。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上梅直講書

蘇軾〔宋代〕

軾每讀《詩》至《鴟鴞》,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及觀《史》,見孔子厄於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林琴南敬師

佚名〔清代〕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齎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農婦與鶩

佚名〔未知〕

昔皖南有一農婦,於河邊拾薪,微聞禽聲,似哀鳴。熟視之,乃鶩也。婦就之,見其兩翅血跡斑斑,疑其受創也。婦奉之歸,治之旬日,創愈。臨去,頻頻頷之,似謝。月余,有鶩數十來農婦園中棲,且日產蛋甚多。婦不忍市之,即孵,得雛成群。二年,農婦家小裕焉,蓋創鶩之報也。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寄歐陽舍人書

曾鞏〔宋代〕

鞏頓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覆觀誦,感與慚並。夫銘志之著於世,義近於史,而亦有與史異者。蓋史之於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後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或納於廟,或存於墓,一也。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此其所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韋嗣立〔唐代〕

亭伯負高名,羽儀稱上京。魏珠能燭乘,秦璧許連城。
六月飛將遠,三冬學已精。洛陽推賈誼,江夏貴黃瓊。
推演中都術,鏇參河尹聲。累遷登御府,移拜踐名卿。
庭聚歌鐘麗,門羅棨戟榮。鸚杯飛廣席,獸火列前楹。
散誕林園意,殷勤敬愛情。無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