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傳序
宋代:歐陽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鏇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
《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 ▲
千秋歲
宋代:歐陽修
畫堂人靜,翡翠簾前月。鸞帷鳳枕虛鋪設。風流難管束,一去音書歇。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風切。
未語先垂淚,滴盡相思血。魂欲斷,情難絕。都來些子事,更與何人說。為個甚,心頭見底多離別。
答和王宣徽
宋代:歐陽修
相逢莫怪我皤然,出處參差四紀間。
有道方令萬物遂,無能擬乞一身閒。
花前燭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此樂想公應未暇,且持金盞醉紅顏。
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
宋代:歐陽修
三峽倚岧嶢,同遷地最遙。物華雖可愛,鄉思獨無聊。
江水流青嶂,猿聲在碧霄。野篁抽夏筍,叢橘長春條。
未臘梅先發,經霜葉不凋。江雲愁蔽日,山霧晦連朝。
斫谷爭收漆,梯林斗摘椒。巴賨船賈集,蠻市酒旗招。
時節同荊俗,民風載楚謠。俚歌成調笑,摖鬼聚喧囂
三峽倚岧嶢,同遷地最遙。物華雖可愛,鄉思獨無聊。
江水流青嶂,猿聲在碧霄。野篁抽夏筍,叢橘長春條。
未臘梅先發,經霜葉不凋。江雲愁蔽日,山霧晦連朝。
斫谷爭收漆,梯林斗摘椒。巴賨船賈集,蠻市酒旗招。
時節同荊俗,民風載楚謠。俚歌成調笑,摖鬼聚喧囂。
得罪宜投裔,包羞分折腰。光陰催晏歲,牢落慘驚飆。
白髮新年出,朱顏異域銷。縣樓朝見虎,官舍夜聞鴞。
寄信無秋雁,思歸望斗杓。須知千里夢,長繞洛川橋。▲
啼鳥
宋代:歐陽修
提葫蘆,提葫蘆,
不用沽美酒。宮壺日賜新撥醅,
老病足以扶衰朽。百舌子,
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宮花正好愁雨來,暖日方催花亂髮。
苑樹千重綠暗春,珍禽彩羽自成群。
花開祗慣迎黃屋,鳥語初驚見外人。
千聲百囀忽飛去,枝上自落紅紛紛。
畫簾陰陰隔宮燭,禁渥
提葫蘆,提葫蘆,
不用沽美酒。宮壺日賜新撥醅,
老病足以扶衰朽。百舌子,
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宮花正好愁雨來,暖日方催花亂髮。
苑樹千重綠暗春,珍禽彩羽自成群。
花開祗慣迎黃屋,鳥語初驚見外人。
千聲百囀忽飛去,枝上自落紅紛紛。
畫簾陰陰隔宮燭,禁渥杳杳深千門。
可憐枕上五更聽,不似滁州山里聞。
▲郡齋書事寄子履
宋代:歐陽修
使君居處似山中,吏散焚香一室空。
雨過紫苔惟鳥跡,夜涼蒼檜起天風。
白醪酒嫩迎秋熟,紅棘林繁喜歲豈。
寄語瀛洲未歸客,醉翁今已作僊翁。
送楊君歸漢上
宋代:歐陽修
我昔謫窮縣,相逢清漢陰。
拂塵時解榻,置酒屢橫琴。
介節溫如玉,嘉辭擲若金。
趣當鄉士薦,無滯計車音。
瑞鷓鴣
宋代:歐陽修
楚王台上一神仙,眼色相看意已傳。見了又休還似夢,坐來雖近遠如天。
隴禽有恨猶能說,江月無情也解圓。更被春風送惆悵,落花飛絮兩翩翩。
寄張至秘校
宋代:歐陽修
關山一里一重愁,念遠傷離兩未休。
南陌望窮雲似帳,西樓吟斷月如◇。
柳綿飛後春應減,蘭徑荒時客倦遊。
擬寄東流問溝水,亦應溝水更東流。
鎮陽殘杏
宋代:歐陽修
鎮陽二月春苦寒,東風力溺冰雪頑。
北潭跬步病不到,何暇騎馬尋郊原。
鵰丘新晴暖已動,砌下流水來潺潺。
但聞檐間鳥語變,不覺桃杏開已闌。
人生一世浪自苦,盛衰桃杏開落間。
西亭昨日偶獨到,猶有一樹當南軒。
殘芳爛漫看更好,皓若春雪團枯繁。
無風已恐自零落,長條
鎮陽二月春苦寒,東風力溺冰雪頑。
北潭跬步病不到,何暇騎馬尋郊原。
鵰丘新晴暖已動,砌下流水來潺潺。
但聞檐間鳥語變,不覺桃杏開已闌。
人生一世浪自苦,盛衰桃杏開落間。
西亭昨日偶獨到,猶有一樹當南軒。
殘芳爛漫看更好,皓若春雪團枯繁。
無風已恐自零落,長條可愛不可攀。
猶堪攜酒醉其下,誰肯伴我頹巾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