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解語花(吳子云家姬,號愛菊,善歌舞,忽有朝雲之感,作此以寄。)

宋代張炎

行歌趁月,喚酒延秋,多買鶯鶯笑。蕊枝嬌小。渾無奈、一掬醉鄉懷抱。籌花鬥草。幾曾放、好春閒了。芳意闌,可惜香心,一夜酸風掃。
海上仙山縹緲。問玉環何事,苦無分曉。舊愁空杳。藍橋路、深掩半庭斜照。余情暗惱。都緣是、那時年少。驚夢回、懶說相思,畢竟如今老。

祝英台近(與周草窗話舊)

宋代張炎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漢南樹。轉首青陰,芳事頓如許。不知多少消魂,夜來風雨。猶夢到、斷紅流處。
最無據。長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玉老田荒,心事已遲暮。幾回聽得啼鵑,不如歸去。終不似、舊時鸚鵡。

聲聲慢

宋代張炎

舊遊編否
穿花省路,傍竹尋鄰,如何故隱都荒。問取堤邊,因甚減卻垂楊。消磨縱然未盡,滿煙波、添了斜陽。空嘆息,又翻成無限,杜老淒涼。
一舸清風何處,把秦山晉水,分貯詩囊。發已飄飄,休問歲晚空江。松陵試招舊隱,怕白鷗、猶識清狂。漸溯遠,望并州、卻是故鄉。

憶舊遊(大都長春宮,即舊之太極宮也)

宋代張炎

看方壺擁翠,太極垂光,積雪初晴。閶闔開黃道,正綠章封事,飛上層青。古台半壓琪樹,引袖拂寒星。見玉冷閒坡,金明邃宇,人往深清。
幽尋。自來去,對華表千年,天籟無聲。別有長生路,看花開花落,何處無春。露台深鎖丹氣,隔水喚青禽。尚記得歸時,鶴衣散影都是雲。

探春慢(雪霽)

宋代張炎

銀浦流雲,綠房迎曉,一抹牆腰月淡。暖玉生煙,懸冰解凍,碎滴瑤階如霰。才放些晴意,早瘦了、梅花一半。也知不做花看,東風何事吹散。
搖落似成秋苑。甚釀得春來,怕教春見。野渡舟回,前村門掩,應是不勝清怨。次第尋芳去,灞橋外、蕙香波暖。猶妒檐聲,看燈人在深院。

慶清朝

宋代張炎

竹,散懷吟眺,一任所適。太白去後三百年,無此樂也。
淺草猶霜。融泥未燕,晴梢潤葉初乾。閒扶短策,鄰家小聚清歡。錯認籬根是雪,梅花過了一番寒。風還峭,較遲芳信,恰是春殘。
此境此時此意,待移琴獨去,石冷慵彈。飄飄爽氣,飛鳥相與俱還。醉里不知何處,好詩盡在夕陽山。山深杳,更無人

燭影搖紅

宋代張炎

二三友行歌雲舞繡中,亦清時之可樂,以詞寫之。
舟艤鷗波,訪鄰尋里愁都散。老來猶似柳風流,先露看花眼。閒把花枝試揀。笑盈盈,和香待翦。也應回首,紫曲門荒,當年游慣。
簫鼓黃昏,動人心處情無限。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驕塵滿。才過風柔夜暖。漸迤邐、芳程遞趲。向西湖去,那裡人家,依然

春從天上來(己亥春,復回西湖,飲靜傳董高士樓,作此解以寫我憂。)

宋代張炎

海上回槎。認舊時鷗鷺,猶戀蒹葭。影散香消,水流雲在,疏樹十里寒沙。難問錢塘蘇小,都不見、擘竹分茶。更堪嗟。似荻花江上,誰弄琵琶。
煙霞。自延晚照,盡換了西林,窈窕紋紗。蝴蝶飛來,不知是夢,猶疑春在鄰家。一掬幽懷難寫,春何處、春已天涯。減繁華。是山中杜宇,不是楊花。

玉漏遲(登無盡上人山樓)

宋代張炎

竹多塵自掃。幽通徑曲,禪房深窈。空翠吹衣,坐對閒雲舒嘯。寒木猶懸故葉,又過了、一番殘照。經院悄。詩夢正迷,獨憐衰草。
幽趣盡屬閒僧,渾未識人間,落花啼鳥。呼酒憑高,莫問四愁三笑。可惜秦山晉水,甚卻向、此時登眺。清趣少。那更好遊人老。

長亭怨

宋代張炎

之北,遂作此曲
記橫笛、玉關高處。萬里沙寒,雪深無路。破卻貂裘,遠遊歸後與誰譜。故人何許。渾忘了、江南舊雨。不擬重逢,應笑我、飄零如羽。
同去。釣珊瑚海樹。底事又成行旅。煙篷斷浦。更幾點、戀人飛絮。如今又、京洛尋春,定應被、薇花留住。且莫把孤愁,說與當時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