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和林擇之鳳凰山韻

宋代朱熹

木落髻鬟擁,湖平妝鏡空。荒亡餘舊事,慘澹只悲風。

興發千山里,詩成一笑中。諸君莫惆悵,吾道固當窮。

次林擇之涼峰韻

宋代朱熹

解轡林間寺,歸鴉晚欲盤。望中嵐翠合,愁外夕陽殘。

尊酒何妨盡,羈心且自寬。無端滿窗月,遙夜不勝寒。

熹去溫陵二十七年而復來顯庵益老見候七里亭又以佳句見招而休齋陳丈寺丞黃丈皆屬和焉因次韻奉酬並呈二丈

宋代朱熹

不因辭吏役,那得解天刑。故國重來遠,寒山依舊青。

興懷感陳跡,舉目愴新亭。尚喜灣頭老,禪房許扣扃。

答黃叔張

宋代朱熹

日君趨玉陛,抗疏肅邦刑。便有榮褒袞,無勞涕伏青。

眾流爭靡靡,一柱獨亭亭。只恐追鋒急,那容晝掩扃。

次韻陳休齋懷古堂

宋代朱熹

平昔塵編里,心期本自幽。那堪舊泉石,更作此追游。

好句看猶在,遺忠愴已休。亦知今日意,不逐大江流。

次公濟精舍韻

宋代朱熹

一室空山里,纖塵迥莫侵。若非同臭味,誰肯遠過臨。

健策凌丹壑,清詩動玉琴。溪邊一回首,平地足崎嶔。

挽蔡

宋代朱熹

疇昔相逢地,知君意矯強。鏇聞將使指,勁節動朝行。

方為人材喜,相期事業長。知何遽不淑,未及鬢毛蒼。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 其一

宋代朱熹

造辟謀謨遠,勤民志慮專。中身謝軒冕,畢志友林泉。

出祖傾群彥,歸來足二賢。誰令行樂地,容易鎖寒煙。

挽鹿伯可郎中二首 其二

宋代朱熹

疇昔東州路,音書僅一通。承顏終未遂,仰德竟何窮。

野哭悲能遽,岩居計莫同。關心九原路,無樹不高風。

挽陳檢正

宋代朱熹

厚德高賢躅,清名起懦襟。承宣幾年最,明恕一生心。

勢屈飛騰晚,忠存獻納深。忽騎箕尾去,陵柏為誰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