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喜遷鶯》典範詞作

喜遷鶯 其三

宋代佚名

霜凝雪冱,正斗標臨醜,三陽將近。萬木凋零,群芳消歇,禁苑有梅初盛。

異香似薰瀋水,素色端如玉瑩。人盡道,第一番,天遣先占春信。

標韻。尤耿耿。月觀水亭,誰解憐疏影。何遜揚州,拾遺東閣,一見便生清興。

望林止渴

喜遷鶯 永嘉思遠樓端午

元代朱晞顏

香塵盈篋。是舊日賜來,宮羅疊雪。服艾衣清,浴蘭湯暖,輸與個人娟潔。

性巧戲拈針縷,蹙得虎兒獰劣。鬢半嚲,貼朱符翠篆,同心雙結。

愁絕追楚俗。獨吊湘纍,日映沉菰葉。綵鷁浮空,鳴鼉聒晝,十里翠紅相接。

漫有倚空欄

喜遷鶯·利名拋卻

宋代佚名

利名拋卻。入廣莫鄉閭,委蛇盤礴。水曲山隈,煙村雲屋,隨分葛衣藜藿。任他玉堂軒冕,爭似茅廬丘壑。志廖廓。向東籬消遣,西園吟酌。綿邈。無為作。不遇個人,何處談玄略。書笈琴囊,石壇瓦鼎,此外並無真樂。幽雅淡然風範,端的憑誰光爍。自消索。有一溪松月,千年猿鶴。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喜遷鶯·莫尋玄妙

宋代佚名

莫尋玄妙。我分明說破,修行關竅。戰睡敵魔,忘情絕念,此是聖賢正教。飲食則定除疑,每日勤修覺照。莫差了。待無眠無睡,心方合道。別有玄和妙。鍊氣成神,自有金光罩。五氣朝元,三花聚頂,水火運行顛倒。九陽結就還丹,射透靈台八表。功行了。向長生路上,閒遊三島。

喜遷鶯 其三 賀吳太府華誕

明代夏言

韶年淑氣。正梅吐寒香,柳含春意。老稚歡呼,閭閻歌頌,白晝江城鼓吹。

翹首中天昨夜,南極一星吳瑞。朝來報、道宴啟黃堂,懸弧佳會。

堪記。羨使君,年少飛騰,五馬人生貴。彩服怡親,青雲有子,滿眼天倫樂事。

已睹龔黃政跡,佇看夔龍遭際。他年縱、老手揮毫,大書遺惠。

喜遷鶯 贈汪東峰中丞巡撫江西

明代夏言

冠峨豸角。暫坐輟中台,行臨方岳。虹井煙霞,東峰花鳥,江海十年離索。

青瑣先朝交契,白首此時歡謔。對尊酒,正櫪馬初喧,驪歌又作。

拋卻。念今日,處處民窮,不見閭閻樂。洗滌瘡痍,挽回醇俗,須仗大賢經略。

鐵柱浮淵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喜遷鶯·厭離塵垢

宋代佚名

厭離塵垢。便志樂虛閒,清淨為友。劍掛寒光,兵安雲將,戰勝五行之寇。收得洞玄靈寶,跳出陰陽之殼。大丹就。煉摘騎日月,摩挲星斗。英秀。超前後。隨應萬機,明顯神通手。鐵板門庭,金針玉線,到處七穿八透。引出錦麒獅子,振水禽山獸。速回首。向碧霞堆里,高眠清晝。

喜遷鶯

清代俞士彪

碧闌乾外,見無數楊花,隨風飛雪。亭倚松嵐,泉凝月戶,此地曾經離別。

銀燭照人孤寢,紫穗也羞雙結。永夜冷,翠衾香斷,桃笙怕貼。

心切。待盡把離情寄與,幾度還羞說。雪藕欹雲,朱櫻唾玉,記是合歡時節。

冷落關山人去,夢也把儂拋撇。傷心處,又紗窗放曉,一聲鶗鴂。

喜遷鶯 葉養浩退居蕪湖。近移寓雙桐巷,有新詞見寄,次和

近現代汪岳尊

水流花放。正發簡懷人,不禁神往。谷喜遷鶯,枝新巢鳳,覓得雙桐舊巷。

鼻觀蘭室溫馨,心跡冰壺明亮。當門好、有圓湖似鏡,乞從天匠。

漫道老無成,學已名家,名得何曾浪。最羨淋漓,全空依傍,直把詞壇掃蕩。

不斷革命精

喜遷鶯(癸酉歲元宵與紹興守曹景游)

宋代史浩

征鴻回北。正雪洗燒痕,千岩勻綠。魚縱新漪,梅繁斷岸,春到鑑湖一曲。滿城繡簾珠幌,暖響聒天絲竹。漸向晚,放芙蕖千頃,交輝華燭。
賢牧。棠陰靜,康阜政成,褒詔來黃屋。玉筍光寒,紫荷香潤,人道此裝須趣。且出催花銀漏,恣飲寶觥醽醁。向明歲,看傳柑歸去,腰橫金粟。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