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十二時》典範詞作

十二時歌 其七

宋代釋印肅

晡時申,衙鼓鼕鼕妙意新。括地該天人不會,如飄野馬入迷津。

不取相,勿疏親,露體堂堂絕翳塵。屠兒一念無諸業,龍女逡巡作佛身。

十二時

宋代朱敦儒

連雲衰草,連天晚照,連山紅葉。西風正搖落,更前溪嗚咽。
燕去鴻歸音信絕。問黃花、又共誰折。征人最愁處,送寒衣時節。

十二時 登釣台

清代佟世南

奇峰萬疊鎖澄江,但見釣台天際。正憑眺、愁雲四起。

忽感十年情思。鞭指燕山,劍揮越嶠,都付西風淚。

想當日、五月披裘,不下元纁,只煙雨一竿而已。問如今、有誰還記,指點瀨頭舊事。

附托雲霄,聲聞岩穴,不獨嚴光矣。笑客星犯座,太史應也附會。

避利名、利

十二時 題郭頻迦“浮眉樓圖”

清代孫雲鳳

霏霏煙影,濛濛柳色,盈盈秋水。高樓正相對,有伊人凝睇。

十幅蒲帆歸去矣。錦屏前、水晶簾底。雙蛾代描卻,比遙山還翠。

十二時 感事

近現代蔡淑萍

依前涇渭,依前灞柳,依前秦陌。年時舊遊地,奈心情非昨。

俑陣無聲聽鼓角,上潼關,暮天寥廓。登臨憶西嶽,正悲風動魄。

十二時(一曲)

宋代范祖禹

轉招搖。厚陵回望,雙闕起岧嶢。曉日麗譙。金爵上乾霄。風雨闋,夜宮閉,不重朝。奉鸞鑣漸遙。玉京知何處,飛英銜恤,亂絮纏悲,春路迢迢。縹緲哀音,發龍笳鳳簫。
光景同,慘澹度岩邑,指河橋。馬蕭蕭。絡繹星軺。拂天容衛,江海上寒潮。萬國魂銷。追昔御東朝。開鈿扇,垂珠箔,侍璫貂。寶香燒。散飄。開仁

十二時

宋代洪邁

璧門雙闕轉蒼龍。德壽儼祇宮。軒屏正坐,天子親拜天公。儀紳笏,羅鵷鷺,粲庭中。仙家歡不盡,人世壽無窮。誰知雲路,玉京成就,催返璇穹。轉手萬緣空。見說煙霄好處,不與下方同。塵合霧迷濛。笙簫寥寂,樓閣玲瓏。中興大業,巍巍稽古成功。事去孤鴻。忍聽宵柝晨鐘。靈舉駕,素幃低,杳龐茸。浙江潮,萬神護,川後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