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婆羅門》典範詞作

婆羅門引

清代陸求可

青青楊柳,送行人、南北東西。門前征馬初嘶。慢唱陽關一曲,手捧白螺杯。

不愁君遠去,但恐歸遲。

飄然路歧。知此意、只金徽。看取雙雙瓦雀,對對鳧鷖。

波心爭浴,便朝昏、那有斷腸時。怎人生、慣見生離。

婆羅門引

清代陸求可

隱花裙褶,兩人抬起露雙鉤。香塵蹤跡難留。何用東昏貼地,蓮瓣滿朱樓。

有殘紅軟襯,一路風流。

盧家莫愁。正步步、見嬌羞。記取風前鏇舞,掌上綢繆。

魂銷月下,提金縷、剗襪殿東頭。喜花徑、玉露初收。

婆羅門引(送張監察出閩)

宋代熊禾

秋宵倦起,起來風露濕人衣。休休未是早行時。鏇摘青蔬炊飯,暖酒就爐轉。值青山有意,且把詩題。
興闌便歸。忽邂逅、故人期。道是游山正叔,訊息曾知。茶煙午灶,聽擊棹、歌聲笑語遲。雲靄散、皓月呈輝。

婆羅門引

元代張之翰

自公去後,曲欄荒徑老孤芳。公來花亦生光。一陣朝來細雨,開作十分黃。

甚厭厭抱疾,卻誤重陽。

曾吟短章。也曾見醉銜觴。但得翛然相慰,欹枕何妨。

燕山已遠,且莫問園亭此際霜。人意足、處處花香。

婆羅門引(無射羽,俗名羽調為懷寧趙仇香賦)

宋代吳文英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壺冰。西風乍入吳城。吹徹玉笙何處,曾說董雙成。奈司空經慣,未暢高情。
瑤台幾層。但夢繞、曲闌行。空憶雙蟬□翠,寂寂秋聲。堂空露涼,倩誰喚、行雲來洞庭。團扇月、只隔煙屏。

婆羅門引(郭清華席上為放琴客而新有所盼,賦以見喜)

宋代吳文英

風漣亂翠,酒霏飄汗洗新妝。幽情暗寄蓮房。弄雪調冰重會,臨水暮追涼。正碧雲不破,素月微行。
雙成夜笙,斷舊曲、解明榼。別有紅嬌粉潤,初試霓裳。分蓮調郎。又拈惹、花茸碧唾香。波暈切、一盼秋光。

婆羅門引 七月望,西湖舟中觀水燈,一鼓歸

元代張翥

暮天映碧,玻璃十頃蕊珠宮。金波湧出芙蓉。誰喚川妃微步,一色夜妝紅。看光搖星漢,起舞魚龍。月華正中。畫船漾,藕花風。聲度鸞簫縹緲,雁柱玲瓏。酒闌興極,更移上、瓊樓十二重。殘醉醒、煙水連空。

婆羅門引 保德西樓作

元代李晏

汗融畏日,豈知高處有風清。倚闌襟袖涼生。坐看崩雲脫壤,不礙亂峰青。待目窮千里,卻怕傷情。河分古城。聽裂岸、怒濤驚。好是烽沈幽障,鼓臥邊亭。西樓老子,更無用,胸中十萬兵。酒到處、莫放杯停。

婆羅門引 望月

元代元好問

素蟾散彩,九秋風露發清妍。常娥盡有情緣。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憑肩。看晚妝臨鏡,若個嬋娟。尋常月圓。恨都向、別時偏。幾度郵亭枕上,野店尊前。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人共月、長似今年。

婆羅門引 過孟津河山亭故基

元代元好問

短衣匹馬,白頭重過洛陽城。百年一夢初驚。寂寞高秋雲物,殘照半林明。澹橫舟古渡,落雁寒汀。河山故亭。人與鏡、兩崢嶸。爭信黃壚此日,深谷高陵。一時朋輩,謾留住、窮途阮步兵。尊俎地、誰慰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