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鳳凰台上憶吹簫》典範詞作

鳳凰台上憶吹簫·鳳凰台懷古

清代陳家慶

黃葉聲中,金風客里,江城有侶相尋。正夕陽煙柳,報導秋深。

不信黃昏立盡,祗余得、雁序哀吟。關懷甚、衣香夢冷,花草愁侵。

蕭森。何時鳳去,總徑古台荒,負卻登臨。看三山天外,二水洲心。

為問詞仙老去,憑誰與、蘇豁

鳳凰台上憶吹簫 聞琴

近現代陳永正

眉嫵寒銷,連娟影靜,么弦忽變秋聲。甚珍叢涼月,不辨分明。

遙夜賺君紅淚,妝閣上、同度長更。訊息誤,淒涼一晌,可是閒情。

輕輕。玉容天遠,未必定相憐,休遣伊聽。況重簾低亞,多少塵凝。

寂寞南枝睡穩,終不信、倦鵲

鳳凰台上憶吹簫

近現代張克家

倒掛收香,綠毛么鳳,為他個個安巢。謝海紅生小,少婦梁僑。

粉壁半天月上,聽別院、簫管敖曹。潯陽調,陡來心上,又逐眉梢。

呶呶今番誤也,奈冷落鴛衾,孤負春宵。趁文君新寡,司馬琴挑。

回首梳翎刷羽,千萬里、一瞥雲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鳳凰台上憶吹簫 孫夫人

清代周貽繁

龍戰天池,鳳占皇族,豫州來臥東床。訝合歡簾內,劍影如霜。

天下英雄入谷,絲幕下、仔細評量。花叢里,心傾季女,膽怯劉郎。

相將。兩心自得,鴛夢警干戈。巧促行裝。翼此身終托,山海情長。

不道阿兄謀拙,舟一葉、生斷

鳳凰台上憶吹簫 題俞月卿茂才暨德配秦、王兩夫人《引簫聲院合稿》

清代宗婉

才思如雲,風情似水,天生一種飄蕭。況得逢佳偶,共奏靈璈。

惆悵子等仙去,重伴取、弄玉吹簫。堪夸是、才俱道蘊,學並班昭。

寥寥撫今溯古,有幾個人兒,得似伊曹。羨倡予和汝,艷福能消。

豈比尋常兒女,只解把、粉弄脂

鳳凰台上憶吹簫 其一 初夏感懷,和函樓韻

清代易順鼎

燕燕鶯鶯,風風雨雨,江南自古愁深。看館娃林苑,吹盡紅英。

錦瑟年華虛度,腸斷處、賀鑄孤吟。橫塘路,碧天如夢,總是春陰。

輕輕。把春送了,千萬縷垂楊,難系離情。指一天飛絮,我我卿卿。

畫舫遊人似織,誰知道有客傷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鳳凰台上憶吹簫 岳陽廢樓寒眺

清代易順鼎

耄柳藏煙,髡蕪待雪,湖天秋意難禁。正落潮新岸,睡冷沙禽。

倚檻慵抬望眼,怎能穿這段陰陰。愁來也、原無避處,況是登臨。

沉吟水邊,勝賞已不見,高樓倒影波心。嘆神弦仙笛。

一樣銷沉。人在吳頭楚尾,對孤雲時序侵尋。

鳳凰台上憶吹簫 題粲生妹“月榭尋詩圖”

清代宗婉

一片空明,數重罨畫,平分水榭雲寮。羨朅來詩境,如此清超。

試向圖中覓句,應較勝、台上吹簫。憑欄處、檀痕細招,釵玉頻搔。

迢迢晝長莫遣,向日裡尋詩,尋到中宵。更吟風梧葉,葉葉飄蕭。

飄墜幾分秋意,和月影、暈上輕

鳳凰台上憶吹簫 閏七夕

清代董俞

鶴馭重逢,鵲橋仍架,銀河依舊迢迢。喜雙星尊酒,又得相邀,翻覺幽期容易,笑人間、別恨空勞。

針樓畔,荷香欲斷,桂露初飄。

魂銷。歡娛再整,念此夜姮娥,碧海青霄。羨風流佳話,較勝初遭。

每歲相逢兩度,又何須、暮暮

鳳凰台上憶吹簫 其二 游顧氏園即事,用前韻

清代易順鼎

飛絮斜陽,落花微雨,舊家門巷紅深。謝畫檐蛛網,多罥殘英。

十載歡場恩怨,都分付、淺醉閒吟。春如夢,夢還如水,送了光陰。

煙輕。羃薇似帳,坐□□□櫳,一碧無情。向綠波低照,憐我憐卿。

話到五□□□,把鵑心又換鷗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