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鳳凰台上憶吹簫》典範詞作

鳳凰台上憶吹簫

清代樊增祥

粉鏡全拋,衣香盡滅,更無夢到樓西。為道潘郎文采,漸減當時。

惟有年年今夜,多情月、長照虛帷。塵封處,猶余錦瑟,長與人齊。

天涯又逢腸斷,正晚花庭榭,螢點羅衣。香篆里、初溫玉茗,小薦紅梔。

惆悵十三年事,無人覺

鳳凰台上憶吹簫 賀友新婚

近現代吳嘉謨

錦帳春濃,玉堂晝永,風流彩結同心。特鸞嬌鳳麗,兩兩留神。

寬卻胸前寶襪,逗巫山、一段雲情。芙蓉綠縟鬢油膩,絳面潮赬真真。

千金一刻,算人間天上,消受新生。最曉妝羞鏡,偷覷伶俜。

故把侍引退,語檀郎巧送鶯聲。雙尖鳳鞋弓樣,是否時新。

鳳凰台上憶吹簫 次清炤韻

清代李雯

漏咽銅龍,風銷蠟鳳,醒來猶倚香篝。對雙鸞臨鏡,妝罷還羞。

滿目青山畫裡,縈別緒、生怕凝眸。難消受,一庭芳草,半隻簾鉤。

悠悠。春風度也,這千萬垂楊,不系扁舟,自吹簫人去,鳳鎖雲稠。

應念別時清淚,登臨處、回首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鳳凰台上憶吹簫

清代李慈銘

葉隨初鴻,花留宿蝶,巫雲低擁屏山。恁銀河化淚,灑遍人天。

偏是流螢有意,入疏簾、猶覓花鈿。更宵靜,玉窗風觸,時響箏弦。

當年,倩黃姑作證,辨一炷心香,蘭夜同燃。奈星橋烏鵲,不會傳箋。

獨自針樓扶病,更無人、相倚懨懨。但長守、斷絲蛛合,誰與纏綿。

鳳凰台上憶吹簫

清代李岳瑞

皓月仍圓,西風昨夜,一年容易驚秋。瀉沈沈銀漢,無語東流。

正是羈心撩亂,何堪更、砧杵聲遒。銷魂處、紅鶼綺夢,白雁邊愁。

悠悠。夜涼如水,恰小扇輕衫,漸昵香篝。也知非吾土,強俯登樓。

一發中原隱隱,憑誰挽、落日

鳳凰台上憶吹簫•和漱玉詞同阮亭作

清代彭孫遹

寶鴨拋煙,寒螿泣露,蘭橈催發湖頭。正銀河清淺,殘月如鉤。

多少情悰欲說,知無奈、則索行休。紗窗靜,幾株疏柳,一片清秋。

堪憂。個人何處,那衣香手粉,髣髴還留。憶舊年此夜,花壓層樓。

靜對金波似水,桃笙上、隱隱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鳳凰台上憶吹簫•閏七夕詠牛女

清代彭孫遹

曉露招涼,秋梧益葉,雙星低映清宵。想天潢再駕,綺節重邀。

翠鵲仙翎未滿,又河邊、催喚填橋。迎車罷,虹川波委,月幕香飄。

迢迢。靈辰相望,早一年兩度,邂逅雲霄。笑孤明寶婺,獨處珠匏。

休問故人機素,怕龍梭、一月

鳳凰台上憶吹簫 獅子山置酒

清代曾廉

鍾阜山前,石頭城上,振衣一望神州。想煮酒、英雄餘論,不數符謀。

畢竟江東定霸,又俄頃、王氣全收。今昔事、付與大江,天際長流。

驚心一邱狐貉,誰真箇鴛班,將相王侯。只伐荻、寄奴往矣,煙鎖荒洲。

渺渺佳人天末,空

鳳凰台上憶吹簫·有感

清代曾廉

江上清風,山閒明月,古今一樣清游。獨橫槊、臨江釃酒,豪氣千秋。

倏忽烏飛兔走,又荒嶼、雨散雲收。空悵望、萬頃綠波,數點閒鷗。

不知白蓮白未,有詞客揮毫,玉笥蘋洲。試與聽、水龍逸調,唱徹珠喉。

淚盡江沱遺恨,天

鳳凰台上憶吹簫·青溪小院題壁

清代曾廉

楊柳樓台,梧桐庭院,洞天不似人閒。除非是、瑤台仙子,合倚疏闌。

何處翩翩俠少,安排了、玉盞金盤。銀屏上、搭起畫裙,便是蓬山。

幾人轉丹換骨,得高舉凌風,上列仙班。嘆十載、琵琶俗手,莫把琴彈。

輸與漁郎緣分,桃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