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高陽台》典範詞作

高陽台 重九

明代高濂

黃菊擎霜,紫萸帶雨,年華又早重陽。風喧病葉,夜來聲滿書窗。

曉看日放些兒影,漸雲收、青吐山光。為憐戲馬應弦,還憶穿楊。

芒鞋竹杖荷裳。快扳蘿捫壁,峻岭崇岡。縱目流觀,平沙雁落長行。

糗糕菊酒迎涼脯,且鯨吞、沉醉何妨。盡幽閒,佩萸力健,落帽人狂。

高陽台 自述

明代高濂

坐倚芝雲,攤書霞幾,臥緣湘竹為床。鳩藜蒲笠,藥簾中有奇方。

心閬已斷風塵夢,盡幽閒、草色花香。怕人間、多事向炎蒸,抵死奔忙。

一椽僅有南陽。喜窗開照水,竹礙斜陽。抱琴沽酒,醉歌盤澗詩章。

鞭驥豢龍些個事,嘆冰山、是爾收場。幸吾生、少常歡笑,老不悲傷。

高陽台 過達官故居感賦

清代王易

頹柳窺池,殘陽據閣,嬌春不放閒花。訪石搜松,難消美酒生涯。

虛廊久靜輕泥落,記舊時、燕子人家。遣無聊,堪話興衰,猶數棲鴉。

當年珠履嬉遊地,指青奴傳燭,綠婢煎茶。璧月瓊尊,清商怨起琵琶。

東風日暮餘啼鳥,且問

高陽台·庚寅重陽夜淮關對月

清代黃之雋

就水分涼,將煙做暝,河邊燈火闌珊。一葉西風,何時吹上長安。

窺船小月梳兒樣,照行人、已怕霜寒。對清光,眉也應攢,鬢也應斑。

人家多少垂楊岸,想窗深畫燭,枕卸雲鬟。此際離愁,倚舷獨坐更闌。

紅茱黃菊家千里,向秋

高陽台 秋曉

清代黃蘭雪

高樹含煙,涼花滴露,碧天澄澈如波。促織聲停,知人懶擲金梭。

風前幾度凝眸立,算愁心、無奈秋何。漫樓頭、贏得遙峰,學斂雙蛾。

香消寶鴨雲屏掩,早寒生楚簟,扇卻輕羅。欲覓餘芬,池邊但有殘荷。

爭春舊館聽鶯處,料而

高陽台 題錢吉生士女畫幅

清代黃鈞宰

鏤雪融肌,搓酥滌腕。廣寒宮裡仙人,亭亭玉立,為誰小謫紅塵,原來一幅生綃畫。

是先生,寫出丰神。信人閒,有此娉婷,那不消魂。

痴情解得參空色,愛佳人是影,影是真真。萬喚千呼,可能訊息相聞。

思量除卻張萱筆。問庸

高陽台 秦淮水榭書所見

近代龍榆生

掠鬢風輕,飄鐙水軟,憑肩人意初諧。畫舫笙歌,依然舊日秦淮。

瓊枝璧月偏宜夏,趁嬌波、流影君懷。漫驚猜。紅芰深灣,白鷺潛來。

興酣渾忘春歸久,但藏鶯柳暗,引蝶花胎。楚雨迷方,天教自外形骸。

何須便覺司勛夢,聽寒

高陽台 聞後湖游觀之盛,詞以紀之

近代龍榆生

遠岫羞顰,長波妒盼,飆輪載得娉婷。生色湖山,真成一顧傾城。

儂家待化身千億,向水漘、擲作繁星。甚金吾、亂拂鞭梢,莫解春酲。

江南自昔宜脂粉,恁嬌啼宛轉,憐我憐卿。畫戟凝香,還看墮履縱橫。

休驚蛺蝶輕狂甚,護花

高陽台 丙戌初冬賦呈冰姊

近代龍榆生

望杳遺弓,愁侵短鬢,夢回蟬曳殘聲。前席虛懷,如今怎奈蒼生。

丹楓已逐吳波遠,亂悽笳、創雁宵征。怕飄零。向暖南枝,疏淡梅英。

陰凝。可是回陽候,但憑將朔氣,洗出青冥。瘦了黃花,依然卓立霜晴。

滄桑一霎渾閒事,忍

高陽台 坐雨作

近代謝覲虞

冷雨淹春,淒煙冪夢,東風抵死難晴。一寸相思,簾波頹卷樓陰。

玉龍解道緗梅怨,喚魂歸、不到孤衾。夜瀟瀟、殘鼓銅街,淚眼飄燈。

人間依例繁紅好,又媵桃嫁杏,俄頃春城。水際搴芳,長條忘卻離襟。

枝苔剩有寒禽戀,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