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高陽台》典範詞作

高陽台·雙清別墅與君任聯句贈主人

近現代袁思亮

松殷晴雪,波搖嵐翠,晝長小閣沈沈。不捲珠簾,綠窗啼滿山禽。

雙泉自入鈞天夢,閱興亡、流到而今。算年年、送盡春花,敲盡秋砧。

故人負卻為霖手,甚黃粱早覺,白髮仍侵。一壑能專,荷衣換了朝簪。

平泉不是閒池館,看種

高陽台 畫閣夜吟圖,為引庵題。

清代姚燮

屏角催籌,欞眉鎮押,三更風露無聲。玉倚蘭篝,泥他宛轉春情。

香心坐拓鵝溪絹,是風流、玉局前身。聽分明,一曲湘華,度入瑤笙。

笑他多少藏嬌處,但貼鬟送語,迎睞傳樽。莫漫高歌,隔花須有眠鶯。

詩成起拍欄桿望,曠銀

高陽台 寄蓉舫夫子

清代葉璧華

蝶翅花牽,鶯梭柳織,韶光轉眼心驚。幾曲雕闌,曾經翠袖同憑。

子規並作離聲苦,更銷魂、風雨長亭。盼斜陽、帽影鞭絲,一抹山青。

如今回首西堂路,又燕僝鶯僽,春曉花縈。湖海吟身,那堪蓬梗飄零。

何時重刻紅窗燭,漾茶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高陽台立春感懷次草窗碧山韻

近現代熊盛元

谷底寒深,樓頭醉淺,憑誰六琯吹葭?漫剪蒿芹,春幡影黯千家。

前朝夢隔青山外,望青山、爭奈雲遮?鎮銷凝,水佩玲瓏,雁字欹斜。

音塵已斷空懷古,悵煙迷驛館,月冷龍沙。借取星光,來尋舊日風華。

心舟欲向桃溪泛,甚淒

高陽台 送沈湘佩入都

清代關鍈

淚雨飄愁,酒潮流夢,惜花人又長征。見說蘭橈,前頭已泊旗亭。

垂楊原是傷心樹,怎怪它、踠地青青。向天涯,一樣纏綿,各自飄零。

開筵且莫頻催酒,便一杯飲了,愁極還醒。且住春帆,聽儂細數郵程。

壓船煙柳烏篷重,到江

高陽台

清代冒廣生

香冷唇珠,黛銷眉翠,紅樓病殢春深。惆悵探悔,新來結子成陰。

漱珠橋畔初相遇,話雙棲、願作仙禽。更誰堪、痛惜輕憐,麝帕鴛衾。

劉郎一去蓬山遠,悵鮫綃難寄,鯉信長沈。薄命桃花,飄零日日江潯。

鵾弦譜遍淒涼犯,甚悠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高陽台五首 其一

清代李慈銘

絳蠟凝榴,香綿卷絮,滿天梅雨初飄。潞水盈盈,故人爭趁歸橈。

客中已自傷搖落,況河梁、抒袂魂消。只相思、月墮空牆,酒醒荒郊。

山陰此日真如畫,有林霏匝岸,水綠平橋。扇影衣香,蘋風十里吹簫。

啼鵑歇後聞啼鴂,怎緊

高陽台 寄勝力

清代李符

浦濕蘆花,林翻柿葉,秣陵秋雨秋風。京國離筵,難忘佛閣雙松。

倦遊只戀江南住,聞故人、曾到山東。別青門、兩聽花鵑,三見霜鴻。

鶴頭書下芙蓉幕,轉銅駝舊巷,撲鬢塵紅。玉蝀天街,朝朝緩過驕驄。

黃盤錦制朝衫稱,勝年

高陽台 見御渠荷花感賦

近現代黃侃

翠葉羅煙,冰華冒水,清香仍滿宮溝。花外徘徊,素心人在瓊樓。

綃衣不怕輕塵涴,怕陂塘一夜驚秋。最悤悤,笛里涼風,秘殿西頭。

宓妃何意凌波去,剩雲裳玉佩,付與閒鷗。舊夢尊前,斜陽還照汀洲。

鬧紅一舸年時侶,料如今

高陽台 題繆藝風丈垂虹感舊圖,為吊蔣鹿潭作

清代陳方恪

梁苑樽空,青樓夢覺,褰裳重艤吳船。想像明璫,湖雲祠樹如煙。

蓂花吹老松陵路,墜瓊簫、一曲嬋娟。更情牽。未穩鷗盟,漫逐萍緣。

江南何處招清些,甚哀時杜老,目斷開天。橋上修嵐,年年鎖恨眉巔。

圖成已換滄桑稿,付遺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