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高陽台》典範詞作

高陽台 雨夜寄子珍

清代樊增祥

暗草棲螢,香巢絮燕,嫩涼初潤琴弦。消盡年光,費伊幾縷壚煙。

一春不聽西堂雨,問今宵、夢到誰邊。最悽然、水上青荷,枝上紅鵑。

美人可是青天月,祇一重簾押,隔斷嬋娟。何況新來,萬重又隔蓬山。

回文玉簟涼如水,剩殘

高陽台

清代樊增祥

薄暝欺花,輕寒罨夢,雨中閒數壚熏。門外芳苔,印他金齒無痕。

近來祇慣吟春草,縱題書、不寄朝雲。聽燈前、一晌瀟瀟,冷了芳樽。

天涯兄弟圓如月,好香羹頻絮,佳茗同溫。幾日東風,吹來軟夢如塵。

連昌舊種無多柳,甚聽

高陽台 己卯閏春客滬上,悽寂之況有甚往年,適蘭當遠惠新詞,即次其韻

清代樊增祥

粉絮輕吹,青梅始弄,閏春兼閏春陰。水樣輕寒,海紅簾下誰禁。

桃花不似年時面,對東風、各自沈吟。甚江南、燕子重來,黯了紅衿。

袖中花葉珍珠字,望蓬山一角,青羽沈沈。曾記相如,羅幃病過秋深。

當時已恨風情薄,算淒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高陽台 二月廿五日過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紅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長李稚和先生

清代樊增祥

洗硯池荒,寫經窗暗,奚僮不掃閒階。一樹紅棠,含苞猶映書帷。

雕欄曲榭無人到,睇春風、舊燕還來。最淒涼、塵榻依然,重過蕭齋。

著書辛苦知何用,嘆絲桐麈尾,都付塵薶。側帽花間,當時曾幾徘徊。

董陵下馬逢寒食,問花

高陽台

清代樊增祥

欄楯棲香,園林換葉,忺人薄暖輕陰。熟到青梅,晚來潤逼吳襟。

相逢苦說江南好,寫青山、酷似家林。甚情懷、走馬章台,長是愁侵。

近來心力拋何處,在需頭墨牒,押尾紅鈐。花管摧殘,金荃舊句誰尋。

桃笙重聽當年雨,怕蕭

高陽台

清代樊增祥

集號聯珠,詞名漱玉,紅房對擘吟箋。低鬒吹笙,分明並蒂雙蓮。

花間打疊相思譜,怕雙聲、絳樹偷傳。是靈均、一脈湘愁,付與嬋娟。

彩鸞已伴文簫住,剩小喬未嫁,幽獨誰憐。夫婿相如,琴心消渴年年。

銷魂弟一霓裳序,檢題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高陽台

清代樊增祥

心比犀靈,身同鶴瘦,鬢絲青似茶煙。爐鼎何功,從來貴壽由天。

海東漫致長生藥,話遼陽、老淚潸然。把方書、杞犬參人,都付唐捐。

平生不解調嬰奼,縱河魚自煮,也駐華年。秋月春風,伴人淺醉閒眠。

秦皇漢武皆痴絕,祇鴛

高陽台

清代樊增祥

都尉台邊,明妃冢畔,斛珠換得娉婷。繡段銀釵,漁僮合婿樵青。

勸郎莫向臨邛去,惹楊花、在處多情。甚琴堂、化作銀河,隔斷奴星。

鬱金堂上伶仃燕,縱琅琊情死,身未分明。寄語夫人,從今莫煮倉庚。

叮嚀雁姐休為雁,怕斷

高陽台

清代樊增祥

漬酒陶巾。鈔詩段襖,淚紅比燭還深。淺土稽山,誰從玉海鉤沈。

早將身作瀟湘水,寫紅蘭、萬種愁心。論詞人、詞是秋花,人是秋星。

飄飄不盡凌雲意,欠勒銘碣石,頌鼎汾陽,傳唱人間,惟余散水瓏玲。

當年賭畫旗亭壁,舊酒

高陽台 爽翁卜妾秦淮,賦此調之

清代樊增祥

雀桁閒花,雉場秋草,渠儂不解傷春。墮策閒坊,一株紅桕遮門。

十三樓下秦淮碧,側烏紗、親訪桃根。謾銷魂、三十年來,此度才真。

蕭郎四九頭先白,要藍羅小袖,早暮看承。天女維摩,相逢總是禪人。

短轅長柄知何用,料春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