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高陽台》典範詞作

高陽台 其二

清代易順鼎

淺靨欺霜,低魂訴月,睡余雲鬢猶松。卻憶年時,翠微高處攜筇。

杜娘身世真休說,倚銀屏、慣聽秋風。最悤悤。綠艷紅嬌,酒醒無蹤。

枯禪證後秋如海,甚愁根未斷,色淡香濃。冷到花心,情天萬感都空。

橫波漫照三生影,寫飄

高陽台 題李右橙漢皋怨詞,用小長蘆詠葉元禮事原均

清代易順鼎

鏡屜抽塵,鈿扉掩月,謝娘庭院菭深。那角紅牆,層層隔斷春陰。

簾波織得愁如海,更無端、添個冤禽。悄難禁。憔悴文園,病雨秋衾。

妝樓幾度斜陽,換甚湘天鎖恨,一碧沈沈。翠檻驚鴻,依前照影江潯。

瑤徽待寫芳皋怨,又西

高陽台(落梅)

宋代李彭老

飄粉杯寬,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竹里遮寒,誰念滅盡芳雲。么鳳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煙冷西泠。感凋零。殘縷遺鈿,迤邐成塵。
東園曾趁花前約,記按箏籌酒,戲挽飛瓊。環佩無聲,草暗台榭春深。欲倩怨笛傳清譜,怕斷霞、難返吟魂。轉消凝。點點隨波,望極江亭。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高陽台(寄題蓀壁山房)

宋代李彭老

石筍埋雲,風篁嘯晚,翠微高處幽居。縹簡雲簽,人間一點塵無。綠深門戶啼鵑外,看堆床、寶晉圖書。僅蕭閒,浴硯臨池,滴露研朱。
舊時曾寫桃花扇,弄霏香秀筆,春滿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愛吾廬。冰弦玉柱風流在,更秋蘭、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璣,重見歐虞。

高陽台(落梅)

宋代李萊老

門掩香殘,屏搖夢冷,珠鈿糝綴芳塵。臨水搴花,流來疑是行雲。蘚梢空掛淒涼月,想鶴歸、猶怨黃昏。黯消凝。人老天涯,雁影沈沈。
斷腸不在聽橫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飛瓊。煙濕荒村,背春無限愁深。迎風點點飄寒粉,悵秋娘、燕袖啼痕。更關情。青子懸枝,綠樹成陰。

高陽台•次韻答陸藎思

明代沈謙

日黑山寒,天低草合,高城不阻離魂。握手相看,曾經幾度論文。

殘鶯叫醒西窗晚,奈依然、隔著江雲。嘆流光,開遍玟瑰,難寄芳芬。

不須懊恨輕分。喜新詞再讀,氣逼星辰。欲付雪兒,翻教淚灑羅巾。

放歌作達真吾事,怎柔腸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高陽台

清代況周頤

舊苑鴉寒,荒皋雁瘦,吳霜正染青袍。載酒江湖,十年吹斷瓊簫。

玉梅花下相思路,算而今、不隔三橋。怨良宵,滿目繁華,滿目蕭條。

紅箋枉費珍珠字,甚江關詞賦,不抵金貂。門外垂楊,要他來繫征橈。

金尊自倒休教勸,怕天

高陽台 和漚尹社作韻,我非社中人也

清代況周頤

網戶斜曛,銅街薄暝,窺人柳眼猶青。幾換晴陰,東風又綠林亭。

流鶯勸我花間醉,怕花枝、萬一多情。最愁人,何處高樓,今夕殘箏。

韶華不分成蕭瑟,奈江關庾信,略約平生。戲鼓餳簫,尊前盡費春聲。

蘼蕪特地傷心碧,算年

高陽台·為蔭階老前輩題綠天草庵瀹茗圖1893

清代況周頤

閣小留香,庭深種紙,旗槍鎮日流連。玉麈同揮,墨林風調翩翩。

何須濁酒澆胸臆,指層樓、慵問詩仙。晚涼天。紅滌纖塵,翠里疏煙。

水西觴詠家風舊,便雲萍小住,也足清緣。花底朝回,懷人句寫鸞箋。

春風細啜紅薇露,玉壺

高陽台1914

清代況周頤

帽影羞花,襟痕泥酒,匆匆賺卻芳時。半榻書塵,相如倦極誰知。

流鶯莫作傷春語,替垂楊、惜起腰肢。問東風底事,殘英欲墜還遲。

長亭早是相思路,更和煙和雨,芳草淒其。最苦登臨,如何樓閣參差。

紅牆便抵蓬山遠,說紅牆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