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水調歌頭》典範詞作

水調歌頭 廣陵送李長文學士北還

清代鄒祗謨

君欲溯河北,我亦渡江東。縱是鶯花三月,社燕等秋鴻。

九曲池邊高會,十五橋頭長嘯,蠟屐每相從。歌吹竹西路,批抹是春風。

念平生,數知己,莫如公。嶔崎歷落可笑,把臂許吳蒙。

今日素車白馬,當日螭頭豹尾,人識紫薇翁

水調歌頭·歲晚念行役

宋代周紫芝

歲晚念行役,江闊渺風煙。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悽然。倚盡危樓傑觀,暗想瓊枝璧月,羅襪步承蓮。桃葉山前鷺,無語下寒灘。潮寂寞,浸孤壘,漲平川。莫愁艇子何處,煙樹杳無邊。王謝堂前雙燕,空繞烏衣門巷,斜日草連天。只有台城月,千古照嬋娟。

水調歌頭 其九 偶述

明代陶安

皇天萬物祖,生氣本沖和。忍令古今天下,治少亂常多。

血濺中原戎馬,煙起長江檣櫓,滄海沸鯨波。割據十三載,無處不干戈。

問皇天,天不語,意如何。幾多佳麗,都邑菸草莽平坡。

苔鎖河邊白骨,月照閨中嫠婦,赤子困沉痾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水調歌頭 適之將去綺城,書此贈之

近現代楊杏佛

三稔不相見,一笑遇他鄉。暗驚狂奴非故,收束入名場。

秋水當年神骨,古柏而今氣概,華貴亦蒼涼。海鶴入清冥,前路正無疆。

羨君健,嗟我拙,更頹唐。名山事業已分,吾志在工商。

不羨大王聲勢,欲共斯民溫飽,此願幾時償

水調歌頭(同德久諸季小飲,出示所作,即席答之)

宋代李綱

律呂自相召,韶F324不難諧。致君澤物,古來何世不須才。幸可山林高臥,袖手何妨閒處,醇酒醉朋儕。千里故人駕,不怕物情猜。
秋夜永,更秉燭,且銜杯。五年離索,誰謂談笑豁幽懷。況我早衰多病,屏跡雲山深處,俗客不曾來。此日掃花徑,蓬戶為君開。

水調歌頭·袖手看飛雪

宋代張元乾

袖手看飛雪,高臥過殘冬。飄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鴻。挾取筆端風雨,快寫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籠。大笑了今古,乘興便西東。一尊酒,知何處,又相逢。奴星結柳,與君同送五家窮。好是橘封千戶,正恐樓高百尺,湖海有元龍。目光在牛背,馬耳射東風。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水調歌頭 其四

近現代徐震堮

病作寒鴉噤,懷抱向誰開。閉門三日霖雨,落葉滿空階。

悵望青山筍蕨,寂寞故人書札,閒卻手中杯。日月老賓送,孤土自興哀。

歲寒事,虛作計,強安排。太息平生叔子,玉樹已塵埋。

萬卷撐腸何用,萬事到頭是夢,天意苦難猜

水調歌頭 次韻寄皮達觀(四印齊本原無題茲

元代吳澄

四垂雲*曖,一夏雨溟濛。千奇百怪驚人,海蜃眩青紅。誰道谷城黃石,混跡長安紫陌,九萬里培風。靜夜?澄霽,皎月麗天中。問今年,年歲許,尚童蒙。憨痴自笑,能裨造化竟何功。豈意京華倦客,忽得蓬萊妙唱,流響韻商宮。此去兩神劍,終久會雌雄。

水調歌頭 其二

近現代黃侃

辛勤親蠟屐,遠慮尚嫌多。前有一尊佳釀,未飲已宜歌。

正使二豪侍側,無過螟蛉蜾蠃,寧問子為何。佳俠在塵表,相望渺煙波。

惜往日,枌栩下,足婆娑。高堂明鏡珍重,長照玉顏酡。

若見南飛翡翠,便織迴文錦字,月下漫停梭

水調歌頭 戊子秋日過白鹿洞書院感賦

近現代吳金水

千載讀書地,今日始來游。江聲岳色如夢,想像鹿呦呦。

四面寒雲遙集,滿目長松肅立,風裡桂香稠。累累澗中石,兀自枕清流。

步庭院,撫碑碣,獨夷猶。浮生多少惆悵,此際正悠悠。

誰續當年薪火,早已塵封苔鎖,寂寂冷煙浮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