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100頁

夏日集葆池上以綠陰生晝賦詩得

宋代陳與義

清池不受暑,幽討起予病。
長安車轍邊,有此荷萬柄。
是身雖可懶,共寄無盡興。
魚游水底涼,鳥宿林間靜。
談余日亭午,樹影一時正。
清風不負客,意重百金贈。
聊將兩鬢蓬,起照千丈鏡。
微波喜搖人,小立待其定。
梁王今何許,柳色幾衰盛。
人生行樂耳,

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君諱道

宋代白玉蟾

雲錦山前煉大丹,六天魔魅骨毛寒。
一從飛鶴歸玄省,煙雨瀟瀟玉局壇。

宋代釋圓悟

古觀門幽寂,來游亦夙緣。
林堪巢老鶴,壇可禮真仙。
秋晚寒生屋,雨深苔印磚。
舊藏多御賜,應識尚留傳。

女仙江碧遊仙詞

元代張雨

衣劍符圖有子傳,生如孤鳳蛻如蟬。方留橘葉聊供母,誰信桃枝已得仙。

蕭索簾幃通素月,玲瓏環佩曳空煙。麻姑壇上花姑老,想共乘鸞欲著鞭。

佳明府

宋代胡仲弓

十載江湖嘆不遭,識君歲月漫蹉跎。
文書南去靜邊省,山水西來佳處多。
琴調本高緣撫字,詩逋未了欠催科。
騷人標緻清如許,制錦機中制芰荷。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唐多令 閱秀水竹垞寄憐詞

清代屈大均

東短接西長。晁家小巷香。代州城、最細花娘。行四更當年十四,鴛水客,作鴛鴦。

送出雁門旁。踟躕廣武鄉。上琶弦、更唱娥郎。臂上不知朱十印,可尚在,在紅襄。

步楊台覺上座空題秀峰前韻

明代張家玉

結宇長依朱秀峰,霏霏珠翠滴玲瓏。煙霞不捲新朝露,歲月常懸舊日容。

封作狼山一塊石,標成銅柱萬年功。撐持半壁君同我,肯逐恆河浪寄蹤。

百字令 題竹垞志居琴趣後

清代孫鼎臣

紅嬌綠怨,有芳魂一縷,苦縈湘管。歌板酒旗零落盡,忍把瑤箏重按。

舊枕痕乾,曲屏塵掩,心事空銀漢。彩鸞卷里,問真真可能喚。

休道柳絮羞狂,蓮心茹苦,省識情長短。減字偷聲尋笛譜,曲曲春風腸斷。

紅豆啼煙,青箋砑露,心字香難散。三生片石,定應他日相見。

齋副使之任杭州贈言兼以賀其尊人

清代劉慎榮

騏驥難教走故遲,煙樓衝破復奚疑。靈椿未老枝先茁,棠陰猶垂葉更滋。

國計欲煩清白吏,臣心敢負聖明知。千秋事業無他異,只念前人茹藥時。

佳簿君歸

宋代潘璵

武夷山下路,此去幾時程。
檢歷冬將暮,驅車月正明。
客邊聊話別,吟里莫寒盟。
只怕除書到,中途趣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