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2頁

舊五代史·後唐·明宗紀七

校太傅;以左武衛上將軍劉彥琮為陝州節 度使、檢校太保。庚寅,制淑妃曹氏可立為皇后,仍令擇日冊命。 夏四月甲午朔,國子司業張溥奏,請復八館,以廣生徒。按《六典》,監有六 學,國子、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是也,而溥雲八館,謬矣。丁酉,前汴... 閱讀全文

明史·志·卷七十二

卷朱道行《詩經集思通》十二卷何楷《毛詩世本古義》二十八卷張次仲《待軒詩記》六卷張睿卿《詩疏》一卷唐達《毛詩古音考辨》一卷張溥《詩經註疏大全合纂》三十四卷高承埏《五十家詩義裁中》十二卷朱朝瑛《讀詩略記》二卷張星懋《詩采》八卷高鼎熺《詩經存旨》... 閱讀全文

明史·志·卷七十三

史匯》二百四十卷饒伸《學海君道部》二百三十四卷徐師曾《世統紀年》六卷吳繼安《帝王歷祚考》八卷馮琦《宋史紀事本末》二十八卷張溥《宋史紀事本末》一百九卷,《元史紀事本末》二十七卷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六卷湯桂禎《戰國紀年》四十六卷嚴衍《資治通鑑... 閱讀全文

明史·志·卷七十五

《春浮園集》十卷鄭懷魁《葵圃集》三十卷《謝兆申詩文稿》二十四卷顧正誼《詩史》十五卷張采《知畏堂文存》十一卷,《詩存》四卷張溥《七錄齋集》十二卷、詩三卷唐汝詢《編篷集》十卷曾異撰《紡授堂集》二十七卷《孫承宗奏議》三十卷,《文集》十八卷賀逢聖《...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四十三

而臣已論定,悔之何及。”仍以原擬請,乃永戍廣西。十五年八月,道周戍已經年。一日,帝召五輔臣入文華後殿,手一編從容問曰:“張溥、張采何如人也?”皆對曰:“讀書好學人也。”帝曰:“張溥已死,張采小臣,科道官何亟稱之?”對曰:“其胸中自有書,科道...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四十五

其鄉人盜太湖,以兩家為奧主。元颺捕得其渠魁,則世濟族子也,置之法。遷福建提學副使,巡撫張國維奏留之。太倉人陸文聲訐其鄉官張溥、張采倡復社,亂天下。巡按倪元珙以屬元颺,元颺盛稱溥等,元珙據以入告。體仁庇文聲,兩人並獲譴,元颺謫山東鹽運司判官。...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六十二

命大鋮假冠帶陛見。大鋮入見,歷陳冤狀,以弘圖不附東林引為證。弘圖則力言逆案不可翻,大鋮、士英並怒。一日,閣中語及故庶吉士張溥,士英曰:“我故人也,死,酹而哭之。”姜曰廣笑曰:“公哭東林者,亦東林耶?”士英曰:“我非畔東林者,東林拒我耳。”弘...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六十五

院職銜,結太湖兵,欲舉事。事露被獲,乘間投水死。夏允彝,字彝仲。弱冠舉於鄉,好古博學,工屬文。是時東林講席盛,蘇州高才生張溥、楊廷樞等慕之,結文會名復社。允彝與同邑陳子龍、徐孚遠、王光承等亦結幾社相應和。崇禎十年,與子龍同成進士,授長樂知縣...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七十三

李,而徐渭、湯顯祖、袁宏道、鍾惺之屬,亦各爭鳴一時,於是宗李、何、王、李者稍衰。至啟、禎時,錢謙益、艾南英準北宋之矩矱,張溥、陳子龍擷東漢之芳華,又一變矣。有明一代,文士卓卓表見者,其源流大抵如此。今博考諸家之集,參以眾論,錄其著者,作《文...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七十六

莫如忠邢侗 米萬鍾) 袁宏道(鍾惺 譚元春)王惟儉(李日華) 曹學佺(曾異撰)王志堅 艾南英(章世純 羅萬藻 陳際泰) 張溥(張采)李維楨,字本寧,京山人。父裕,福建布政使。維楨舉隆慶二年進士,由庶吉士授編修。萬曆時,《穆宗實錄》成,進修撰...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