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之還
宋代:曾豐
公之還,謂常還兮,
獨不謂公害。著儒冠,
學其籋矣,於聖這關。
仁其簉矣,於鼂之耑。
孰驅我牡,兀淛之湍。
孰駕我熊,兀桂之岏。
交中互外,迭來更繁。
壹心苦力,幾暑且寒。
於何景遠,於此懷安。
四三皇王,效何當完。
九八元凱,志若為闌。
公之還,謂常還兮,
獨不謂公害。著儒冠,
學其籋矣,於聖這關。
仁其簉矣,於鼂之耑。
孰驅我牡,兀淛之湍。
孰駕我熊,兀桂之岏。
交中互外,迭來更繁。
壹心苦力,幾暑且寒。
於何景遠,於此懷安。
四三皇王,效何當完。
九八元凱,志若為闌。
斯夢斯環兮,隮我閶闔之間兮。
公之還,謂常還兮,
獨不謂公害。峨奧冠,
上意我東,南憂誰寬。
伊素若赤,維翰維藩。
校妥爾寢,甿恬爾餐。
伊碧若朱,維幢維幡。
外藻
曾幾,中渠殆單。
肆是蠻狃,申之瘴奸。
里之知之,寧是弗言。
上之聽之,寧是弗嘆。
▲送吳子化北游因簡童子鳴山人胡原荊御史
明代:王叔承
廣陵潮頭磨寶刀,落日正懸楊子橋。
椎牛置酒賽河伯,白虹當座開青霄。
一杯萬里行色驕,虎頭將軍髯紫毛。
彈鋏金精嘯生火,酣歌忽指欃槍高。
書生能筆又能箭,誰堪巧飾人前面。
陰山六月馬走冰,俠氣淋漓心一片。
玉鞍斜掛單于頭,血花亂灑青袍茜。
行行盡棄雕蟲藝,駿骨
廣陵潮頭磨寶刀,落日正懸楊子橋。
椎牛置酒賽河伯,白虹當座開青霄。
一杯萬里行色驕,虎頭將軍髯紫毛。
彈鋏金精嘯生火,酣歌忽指欃槍高。
書生能筆又能箭,誰堪巧飾人前面。
陰山六月馬走冰,俠氣淋漓心一片。
玉鞍斜掛單于頭,血花亂灑青袍茜。
行行盡棄雕蟲藝,駿骨還應向燕冀。
壯君慷慨十三篇,老我沈冥五千字。
聲詩字學俱微茫,男兒白手為侯王。
君不見郭汾陽,生平著書
曾幾行。
笑談將相動自得,道與古聖參徜徉。
北征倘見胡御史,傳聲勿事詞人章。
言官豈無經國疏,驊騮伯樂方康莊。
天子垂衣御春殿,相公努力當乾綱。
此時定容直臣口,願思大體無猖狂。
呼韓稽顙亦難恃,烽煙或報胡塵黃。
匡衡劉向總憂國,可宜魏絳宜陳湯。
相逢燕市醉懷合,若論邊塞先廟廊。
燕山青青易水綠,有人更唱蕭蕭曲。
蒼顏怪頷賣文者,便是當年高擊築。
黃金台下胡姬家,壚頭舊典王生服。
我亦嘗嗤廣武軍,豎子英雄猶在目。
諸君此去功名成,問余多恐黃粱熟。
▲春日即事
明代:謝榛
和戎共擬靜邊聲,抗疏誰當悉虜情。
燕地去秋曾幾戰,漢家今日更多兵。
春城雨後寒逾重,曙角風前怨未平。
直北煙塵時極目,烏鳶飛入亞夫營。
寄普明大師可準
唐代:齊己
蓮岳三徵者,論詩舊與君。相留曾幾歲,酬唱有新文。
翠竇容閒憩,嵐峰許共分。當年若同訪,合得伴吟雲。
送別趙紫芝
宋代:劉正之
夫君落落大雅姿,聲名早與賀白馳。
錦囊千首不療飢,非詩窮人窮乃時。
憶昔聞君未識面,獨傳句法夸清健。
朅來白下一相逢,傾蓋論心曾幾見。
劃然起柁春江流,我亦江頭尋去舟。
人生相聚會有別,江水江花無盡愁。
萬事不如歸愁。萬事不如歸去好,
石田茅屋生春草。如君自
夫君落落大雅姿,聲名早與賀白馳。
錦囊千首不療飢,非詩窮人窮乃時。
憶昔聞君未識面,獨傳句法夸清健。
朅來白下一相逢,傾蓋論心
曾幾見。
劃然起柁春江流,我亦江頭尋去舟。
人生相聚會有別,江水江花無盡愁。
萬事不如歸愁。萬事不如歸去好,
石田茅屋生春草。如君自是玉堂仙,
輕車緩轡長安道。春日遲遲柳依依,
攀柔條兮送君歸。
▲古劍
宋代:強至
只因耕戰地,得此古龍泉。
磨拭自今日,埋藏曾幾年。
無將試蛟窟,宜待靜狼煙。
寄語奸邪輩,當鋒莫向前。
示爽
唐代:韓愈
宣城去京國,里數逾三千。念汝欲別我,解裝具盤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牽。冬夜豈不長,達旦燈燭然。
座中悉親故,誰肯舍汝眠。念汝將一身,西來曾幾年。
名科掩眾俊,州考居吏前。今從府公召,府公又時賢。
時輩千百人,孰不謂汝妍。汝來江南近,里閭故
宣城去京國,里數逾三千。念汝欲別我,解裝具盤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牽。冬夜豈不長,達旦燈燭然。
座中悉親故,誰肯舍汝眠。念汝將一身,西來
曾幾年。
名科掩眾俊,州考居吏前。今從府公召,府公又時賢。
時輩千百人,孰不謂汝妍。汝來江南近,里閭故依然。
昔日同戲兒,看汝立路邊。人生但如此,其實亦可憐。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連。強顏班行內,何實非罪愆。
才短難自力,懼終莫洗湔。臨分不汝誑,有路即歸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