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41 / 100頁

後漢書·列傳·烏桓鮮卑列傳

烏桓 鮮卑烏桓者,本東胡也。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余類保烏桓山,因以為號焉。俗善騎射,弋獵禽獸為事。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為舍,東開向日。食肉飲酪,以毛毳為衣。貴少而賤老,其性悍塞。怒則殺父兄,而終不害其母,以母有族類,父兄無相仇報敵... 閱讀全文

後漢書·志·禮儀中

立夏 請雨 拜皇太子 拜王公 桃印 黃郊 立秋 貙劉 案戶 祠星 立冬 冬至 臘 大儺 土牛 遣衛土 朝會立夏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黃,郊。其禮:祠特,祭灶。自立春至立夏盡立秋,郡國上雨澤。若少。郡縣各掃除社稷;其旱也... 閱讀全文

後漢書·志·禮儀下

大喪 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薨不豫,太醫令丞將醫入,就進所宜藥。嘗藥監、近臣中常侍、小黃門皆先嘗藥,過量十二。公卿朝臣問起居無間。太尉告請南郊,司徒、司空告請宗廟,告五嶽、四瀆、群祀,並禱求福,疾病,公卿復如禮。登遐,皇后詔三公典喪事。百官... 閱讀全文

後漢書·志·五行一

貌不恭 淫雨 服妖 雞禍 青眚 屋自壞 訛言 旱 謠 狼食人《五行傳》說及其占應,《漢書·五行志》錄之詳矣。故泰山太守應劭、給事中董巴、散騎常侍譙周並撰建武以來災異。今合而論之,以續《前志》雲。《五行傳》曰:“田獵不宿,飲食不享,... 閱讀全文

後漢書·志·輿服下

冕冠 長冠 委貌冠 皮弁冠 爵弁冠 通天冠 遠湤冠 高山冠 進賢冠 法冠 武冠 建華冠 方山冠 巧士冠 卻非冠 卻敵冠 樊噲冠 術氏冠 鶡冠 幘 佩 刀 印 黃赤綬 赤綬 綠綬 紫綬 青綬 黑綬 黃綬 青紺綸 後夫人服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文心雕龍·祝盟

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鹹秩,甘雨和風,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報興焉!犧盛惟馨,本於明德,祝史陳信,資乎文辭。昔伊耆始蠟,以祭八神。其辭雲∶“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則上皇祝文,爰在茲矣!舜之祠田雲∶“荷此長耜... 閱讀全文

文心雕龍·論說

聖哲彝訓曰經,述經敘理曰論。論者,倫也;倫理無爽,則聖意不墜。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記,故抑其經目,稱為《論語》。蓋群論立名,始於茲矣。自《論語》以前,經無“論”字。《六韜》二論,後人追題乎!詳觀論體,條流多品∶陳政則與議說合契,釋經則與傳注參... 閱讀全文

文心雕龍·奏啟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漢之輔,上書稱奏。陳政事,獻典儀,上急變,劾愆謬,總謂之奏。奏者,進也。言敷於下,情進於上也。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觀王綰之奏勛德,辭質而義近;李斯之奏驪山,事略而意誣:政無膏潤,形於篇章矣。自漢以來,奏事或稱“上疏... 閱讀全文

文心雕龍·書記

大舜雲∶“書用識哉!”所以記時事也。蓋聖賢言辭,總為之書,書之為體,主言者也。揚雄曰∶“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故書者,舒也。舒布其言,陳之簡牘,取象於夬,貴在明決而已。三代政暇,文翰頗疏。春秋聘繁,書介彌盛。繞朝贈... 閱讀全文

文心雕龍·麗辭

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唐虞之世,辭未極文,而皋陶贊雲∶“罪疑惟輕,功疑惟重”。益陳謨雲∶“滿招損,謙受益。”豈營麗辭,率然對爾。《易》之《文》、《系》,聖人之妙思也。序《乾》四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