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21 / 45頁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二

同宗,故遣使者達乾奉主來歸。烏介怒,追擊達乾殺之,劫主南度磧,邊 人大恐。進攻天德城,振武節度使劉沔屯雲伽關拒卻之。宰相李德裕建言:“回鶻 曩有功,今飢且亂,可汗無歸,不可擊,宜遣使者贍安之。”帝用兵部郎中李拭行 邊刺狀。於是,其相赤心與王... 閱讀全文

舊五代史·後梁·太祖紀三

三鱗六十年,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 相鬥血成川。”當時好事者解云:“兩角犢子,牛也,必有牛姓乾唐祚。”故周子 諒彈牛仙客,李德裕謗牛僧孺,皆以應圖讖為辭。然“硃”字“牛”下安“八”, 八即角之象也,故硃滔、硃泚構喪亂之禍,冀無妄之福,豈知應之... 閱讀全文

舊五代史·後梁·列傳十三

俊掩擊之,懷英大敗。《通鑑》: 懷貞等還,至三水,知俊遣兵據險邀之,左龍驤軍使壽張王彥章力戰,懷貞等乃得 過。懷貞與裨將李德遇、許從實、王審權分道而行,皆與援兵不相值。至昇平,劉 知俊伏兵山口,懷貞大敗,僅以身免,德遇等軍皆沒。蓋懷英過長城... 閱讀全文

舊五代史·後唐·莊宗紀三

,以行台左丞相豆盧革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使;以行台右 丞相盧澄為中書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以前定州掌書記李德休為御史中丞;以河 東節度判官盧質為兵部尚書,充翰林學士承旨;以河東掌書記馮道為戶部侍郎,充 翰林學士;以魏博、鎮冀... 閱讀全文

舊五代史·後唐·莊宗紀四

、 守侍中、監修國史、兼真定尹、成德軍節度使,依前樞密使、太原郡侯,仍賜鐵券。 乙未,詔宰相豆盧革權判吏部上銓,御史中丞李德休權判東西銓事。丙申,滑州留 後、檢校太保段凝可依前滑州留後,仍賜姓,名繼欽。以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 守輝州刺史...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舊五代史·後唐·莊宗紀五

昭州刺史馬希范為永州刺史、檢校太保。癸卯,以光祿大夫、檢校左僕射、行太常 卿李燕為特進、檢校司空,依前太常卿;以御史中丞李德休為兵部侍郎;以吏部侍 郎崔協為御史中丞。 三月甲辰,故河陽節度使王師範贈太尉。乙巳,以滄州節度使、檢校太傅、同 平... 閱讀全文

舊五代史·後唐·莊宗紀六

兵分獵,殺獲萬計。是夜, 方歸京城,六街火炬如晝。丁未,賜群臣鹿肉有差。 庚戌,制改節將一十一人功臣號。辛亥,以兵部侍郎李德休為吏部侍郎。壬子, 日南至,百官拜表稱賀。以昭儀侯氏為汧國夫人,昭容夏氏為虢國夫人,昭媛白氏 為沛國夫人,出使美宣... 閱讀全文

舊五代史·後唐·明宗紀四

使王晏球加檢校太傅。丁未, 以禮部尚書蕭頃為太常卿。戊申,以御史大夫李琪為右僕射,以太子賓客李鈴為戶 部尚書,以吏部侍郎李德休為禮部尚書,以前吏部侍即崔貽孫為吏部侍郎,以端明 殿學士、戶部侍郎趙鳳為兵部侍郎,依前充職。庚戌,詔諸道節度使男及... 閱讀全文

舊五代史·後唐·明宗紀八

節度 使,盧質為滄州節度使。庚辰,皇孫太子舍人重美授司勛員外郎,重真已下六人並 授同正將軍及檢校官。壬午,以前秦州節度使李德珫為定州節度使兼北面行營副招 討使。太原地震。詔天下州府斷獄,先於案牘之上坐所該律令、格式及新敕,然後 區分。乙酉,... 閱讀全文

舊五代史·後唐·閔帝紀

,王思同加同平章事,充西面行營都部署;以前 邠州節度使藥彥稠為副部署。以河中節度使安彥威為西面兵馬都監,以前定州節度 使李德珫為權北京留守。山陵使奏:“伏睹御札,皇帝親奉靈駕至園陵。伏見累朝 故事,人君無親送葬之儀,請車駕不行。”不從。乙未... 閱讀全文